手机

20家博物馆440件镇馆之宝,全在这了!

今天,我们对于博物馆的兴趣与热情超过以往,去一个城市旅行,逛博物馆成为越来越多人必打卡的选项之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博物馆?有个高点赞回答是这样说的:“时间太久,距离太远,我太渺小,又想用尽全力去感知和热爱。” 逛博物馆便是一场永无休止的发现之旅,欣赏着无数生命存在过的美和意境,惊奇着人类不可思议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文化的剑桥教授马丁尤其感慨:“我最羡慕就是中国人,他们的文物

手机防沉迷 专家呼吁推出适合未成年人的AI大模型

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记者 高凯)由未来网主办的“未成年人手机防沉迷座谈会”日前在京召开。座谈会以“携手织密防护网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方找到缓解“手机沉迷”的途径,明确社会各方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应肩负的责任。2023年12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一直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

手机防沉迷不能仅靠限制 专家呼吁推出适合未成年人的AI大模型

“一到寒暑假孩子就沉迷于手机,一玩就停不下来”“未成年人能轻松绕开‘防沉迷’系统,家长该怎么防?”……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却也同时面临着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这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教育难题。由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18-2022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

一些老年人沉迷手机短剧,人民日报:银发族如何健康“触网”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深度普及,越来越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手机达人”,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成瘾”问题。沉迷短视频短剧损害身体健康、非理性参与直播购物、被“奖励”“返现”诱导长时间刷APP……老年人“触网”为何会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完善机制,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本版约请记者深入采访。——编者最近,60多岁的湖北武汉市民陈阿姨迷上了看短剧。有时半夜醒来睡不着,为了不影响老

国家安全部提示:网络“交友”警惕间谍 这样的“兼职”可能泄密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寒假结束,同学们陆续返校,元气满满开启新学期。多彩开学第一课,安全保密记心间。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作为我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伴侣”,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风险隐患。下面的这些手机使用“四心”提醒,同学们请记牢!涉“密”要当心同学们在专业学习或者社会实习中,可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敏感或涉密信息。当我们接触到这类信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保密

支付宝紧急回应!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些短视频声称“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支付方式导致手机里的钱被隔空盗刷”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支付宝紧急回应:请放心,“碰一下”很安全2月25日,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紧急回应:请放心,“碰一下”很安全。支付宝介绍,“碰一下”采用多重措施保护用户支付安全:用户必须主动解锁手机:手机解锁才能支付宝碰一下支付,未解锁手机时不会无故付款。支付宝有智能实时风控系统:对每笔交易进行多维度检测,如风险等级高,

央视最新曝光:假的!是摆拍!

25日,#手机NFC功能碰一下钱就没了系摆拍#话题登上热搜榜。近期,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声称“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支付方式,导致手机里的钱被隔空盗刷”的短视频,这些视频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的广泛热议。隔空盗刷,“碰一下钱就没了”是真的吗?“碰一下就盗刷”视频系摆拍视频中,这名短视频博主在多个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的助理吃完饭后使用了某支付软件的“碰一下”便捷支付方式进行结账,结账后,助理将手机放回口袋时被

男子帮上家拨打诈骗电话实施诈骗致一老人被骗1万余元,其非法获利300元被判十个月

受他人指使,男子刘某健用自己手机拨打上家指定的电话号码,从而帮助上家实施诈骗,非法获利300元,最终致一名老年人被诈骗1万余元。2月16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近日,被告人刘某健犯诈骗罪被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资料图 据IC photo经法院审理查明:2024年8月,刘某健为牟利,受他人指使,将自己的二部手机放在一起,一部手机用群语音联系上家,一部手机拨打上

农行济南花园路支行:拾金不昧获赞扬

近日,农行济南花园路支行大堂经理在例行巡查 ATM 区域时,发现了一部遗留手机。工作人员立即询问网点大厅办理业务的客户,未寻得失主,便通过查阅监控录像,发现是一名客户在取完钱后着急离开,遗忘了手机。由于手机设置了密码,没有客户信息,工作人员只能将手机妥善保管。临近下班时,客户手机来电,从通话中感受到客户丢失手机的着急,大堂经理一边安抚客户,一边承诺会一直等客户过来取手机。客户赶到网点时已临近晚上七

手机国补“满月”,持续点燃消费热潮

“小补贴”撬动“大市场”!自1月20日起,手机等数码产品国补政策在各地陆续落地,全国消费市场迎来一波“换机热”。政策实施首月叠加春节消费旺季,推动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手机市场量额齐升——一组数据印证消费市场火热:商务部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及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数据平台显示,截至2月8日,全国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申请人数已突破2000万;天猫数据显示,截至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