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 “三农”工作成绩单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韩文秀: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大豆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米袋子”更满,“菜篮子”更丰富,各类农产品供给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京津冀经济总量11年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 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三地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记者日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百姓财经话|银行理财年度成绩单出炉 有哪些新变化? 银行理财是百姓打理“钱袋子”的重要渠道。2024年,银行理财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对你我的投资理财有哪些影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变化一:稳中有升 存续规模升至近30万亿元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21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4.03万只,较年初增加1.23%;存续规模29.95万亿元,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解读2024年物流运行成绩单:新引擎拉动作用逐步显现 助推经济“加速跑” 央广网北京2月13日消息(记者王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60万亿元,同比增长5.8%,总体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表示,2024年物流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巩固,与产业链协同体系逐步构建,物流需求规模持续扩张,全年物流运行总体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重庆发挥开放口岸优势 服务汽车整车进出口工业品物流总额超过318万亿元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德州“新春第一会”释放强信号: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德州报道龙舞山河壮,蛇盘岁月新。2月5日,德州市发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动员令。这个动员令来自蛇年首个工作日召开的第一会,会议新风扑面、用时精短,方向明确、部署有力,释放出强烈信号:用改革的办法,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这正是多年来德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眼”。人勤春来早,德州奋争先。回头看,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德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德州市实施“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四大矿年度成绩单出炉: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重返巅峰,力拓蝉联霸主 界面新闻记者 | 田鹤琪全球四大矿商2024年自然年产销量报告出炉,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创2018年来新高,已近乎接近全球最大铁矿石生产商力拓的水平。近日,淡水河谷发布的2024年产销量报告显示, 2024年铁矿石产量近3.28亿吨,同比上涨2%,超过3.1亿-3.2亿吨的原定目标。该公司同期铜矿产量34.82万吨,同比上涨6.6%,略高于34.5万吨的产量指导目标;镍产量15.99万吨,同比下降3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新汽车”陷入乱战:极氪登顶 鸿蒙智行连推三新车、小米产能压力骤增 财联社3月2日讯(记者 张屹鹏)经历1月份的艰难起步后,财联社记者统计的由传统车企孵化及ICT跨界诞生的“新品牌”在2月表现不一,整体格局愈发“混乱”。3月1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率先公布2月成绩单:小米SU7交付量超20000台,已连续五个月超2万。在此之前的2月27日,雷军公布了小米SU7 Ultra的最终价格,售价52.99万元,并定下1万台的全年销量目标。最新数据显示,小米SU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三农”工作成绩单出炉,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 今天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韩文秀: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增产。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历史性突破1.4万亿斤。大豆产量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米袋子”更满,“菜篮子”更丰富,各类农产品供给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首次公开!这是1949年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单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进祖国的强盛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没出过国的专家,他以总成绩排名第一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投身氢弹研究后为国隐姓埋名整整28年。今天,是于敏逝世6周年的日子,一起跟随这份珍贵档案,走近于敏的故事。“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幼年时代,他目睹山河破碎,立志要科学报国,“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