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问题公开会,王毅在慕安会上的金句被引用 当地时间2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公开会。智库“美国/中东项目”负责人丹尼尔·利维在发言时,特别引用了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2月14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中国专场”上的金句。(视频截图)利维说:“我们生活在多极化的世界,我想引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多天前(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所说的话。他当时提到,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基本原则,避免‘打开丛林法则的潘多拉盒子’,并且要避免‘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在多极化时代寻找稳定的锚点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作为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的主题,“多极化”深刻反映了全球秩序的变迁,会上各种力量和言论思想的交锋也印证了这一点。从美国政府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到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加深,从全球南方的崛起,到国际规则体系的重塑,世界正面临新的力量对比,本次慕安会聚焦多极化正当其时。如何在这一变局中寻找稳定的锚点,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慕安会成了美欧关系裂痕的放大镜。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讲话中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乌克兰问题悬而未决,跨大西洋同盟前途未卜 乌克兰问题悬而未决,跨大西洋同盟前途未卜——在慕安会见证多重危机下的欧洲艰难寻求战略自主(肖茜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2月16日,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下简称慕安会)在现任主席霍伊斯根黯然神伤的挥泪告别和侯任主席斯托尔腾贝格的仓促接棒中降下帷幕。来自50多个国家150多位政府首脑和官方代表,以及来自防务、外交和战略界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等,围绕当前国际热点问题和战略安全问题进行了为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共同探讨全球问题的解决之道——中国专家解读慕安会 人民网慕尼黑2月16日电 (记者刘仲华、刘赫)2月16日,为期3天的第61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落下帷幕。约60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50位部长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和各国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代表等,围绕全球治理、气候变化、国际秩序及地区冲突等议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出席会议的多名中方专家围绕会议主题、舆论焦点和中方立场接受记者采访。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茜认为,跟往年慕安会相比,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加强对话,共促和平、安全与发展(国际视点) 2月16日,为期3天的第六十一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闭幕。会议期间,各方围绕欧洲安全、俄乌冲突、中东和平等全球安全议题进行了讨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会各方仍在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出席会议的中方人士介绍中国立场和主张,强调中国必将是多极体系中的确定性因素、变革世界中的建设性力量。“世界多极化发展态势已是事实”2月14日一早,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拜恩林谢霍夫酒店及其周围区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多极化时代寻找稳定的锚点 作为今年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的主题,“多极化”深刻反映了全球秩序的变迁,会上各种力量和言论思想的交锋也印证了这一点。从美国政府更迭带来的不确定性,到跨大西洋关系的裂痕加深,从全球南方的崛起,到国际规则体系的重塑,世界正面临新的力量对比,本次慕安会聚焦多极化正当其时。如何在这一变局中寻找稳定的锚点,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慕安会成了美欧关系裂痕的放大镜。美国副总统万斯在讲话中就民主、移民等问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美国与欧洲恐分道扬镳,慕尼黑安全会可能是分水岭 今天要说的主题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安会上猛烈抨击欧洲,引起欧洲国家的震惊和不满,美国与欧洲恐分道扬镳,慕尼黑安全会可能是分水岭。据外媒综合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演讲,猛烈抨击欧洲在“基本价值观”上的倒退,称其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欧洲国家自己对于言论自由的压制,以及对于移民问题的疏于管理。让我们来看看万斯的原话,他说“我最担心的欧洲威胁不是俄罗斯,不是中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慕安会上,中方单刀赴会,我外长对美撂下3句重话:必将奉陪到底 坦率地讲,1963年首届慕安会以来,这个会议已存在六十多年时间。该会议起初是欧美之间在冷战时期的一个跨大西洋安全峰会,近十几年来才开始转型成全球性的安全峰会,其“风头”也一度盖过每年六月份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峰会。过去一段时间里面,中国外长几乎每年都会参加慕安会,但今年的会议有所不同。一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再次出席,另一方面俄乌和平进程开始展开。因此,各方可能在会议上就俄乌问题展开互动,甚至是交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姜锋:被美俄“越顶外交”撇下,欧洲开始谈“战略定力” 特朗普政府的俄乌政策大转向,绕开欧洲直接与俄罗斯开展“越顶外交”,副总统万斯更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投下“……震惊、愤怒、失望、抗议,欧洲政治精英的复杂情绪已经不足以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 特朗普的政策转向如何冲击欧洲在援乌问题上的立场?万斯的演讲将跨大西洋关系矛盾公开化,对未来四年欧美关系意味着什么?在世界局势越发不确定的的当下,中国声音如何在由西方建制派精英主导的平台呈现更大的影响力? 就相关话题,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