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

罕见病患儿需终身注射丙球救命,医保开通“绿色通道”为患儿节省60%药费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高琛琛 张璟祎因为体内缺乏丙种球蛋白,患“X连锁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孩子容易反复生病,需定期补充丙种球蛋白维持生命。今年1月1日起,随着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实施,湖北罕见病患儿的用药保障力度进一步扩大,通过开辟门诊购药“绿色通道”,药费负担减轻约60%,目前已有不少患儿受益。男孩频频生病,被确诊为罕见病7岁男童君君(化名)是家中二宝

在家如何护理流感患儿?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 科普时间

近期,流感高发,很多小朋友都“中招”了。当流感来袭,家长如何科学护理流感患儿;若遇到突发情况,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居家护理应避免哪些误区?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将其体温降至正常,而是在适度降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舒适地度过发热期。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能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这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此外,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种方

AI儿科医生上岗,是抢饭碗还是补短板

唐传艳2月13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一位专家型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与13位儿科专家共同完成了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据悉,这是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有望辅助疑难罕见病诊疗,为儿科医疗服务带来新变革。在我国儿科医生仍然比较短缺的背景下,AI儿科医生的“上岗”无异于雪中送炭。2019年的一项统计显示,当时我国每千名儿童仅有0.63名儿科医生。尽管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逐年增加

小旅客机上突发高热晕厥,医生按三穴位助患儿脱险

1月24日,从重庆飞往广州的CZ2317航班上,一名儿童突发高热晕厥,此时,恰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检验科何伟业医生在航班上,对患儿实施了紧急救助,成功使他转危为安。飞机正准备启动,机舱内传来一名女士撕心裂肺的呼喊声:“有没有医生,救救我的孩子啊!”坐在前排的何伟业听到呼救声后立即起身,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发病旅客身边。“我是医生,让我来!”亮明身份后,何伟业细心查看孩子情况,患者是一名

4岁男童被铁器割断末节手指!家里有娃的一定要看

近日,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术,为一名4岁男孩精细吻合血管,复原离断指尖。目前,患儿手指血运恢复良好,触觉正恢复中。2月9日,成成(化名)在家玩耍时左手食指被铁制品割伤,食指末节几乎离断,仅有一丝皮肉相连,家长见状惊恐不已,连忙带着孩子赶往附近医院治疗。然而,4岁的小孩血管壁薄如蝉翼,管腔纤细,想要精准的吻合再植并非易事。于是,经过包扎处理后,一家人来到了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一病区医

守护新生,多学科团队为脐膨出婴儿打开生命之门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小儿外科等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实施了高难度的巨型脐膨出修补术及肠旋转不良矫正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紧张的分娩在湘雅医院的产科病房里,代女士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手轻轻抚摸着隆起的腹部。她已经与腹中的宝宝相伴了37周,但这个过程并不算顺利。早在20周的一次产检中,医生发现了胎儿患有脐膨出——一种先天性结构缺陷,这意味着她的宝宝一出生就将面临一场生命考验。新京报记者了解

在家如何护理流感患儿?孩子高热惊厥怎么办? | 科普时间

近期,流感高发,很多小朋友都“中招”了。当流感来袭,家长如何科学护理流感患儿;若遇到突发情况,家长又该怎么办呢?居家护理应避免哪些误区?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将其体温降至正常,而是在适度降温的同时缓解孩子的不适,让孩子舒适地度过发热期。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在护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能同时服用两种退热药,这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造成不良反应。此外,也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因为这种方

突遇交通意外,知名专家去世

据中国肢残人协会脊柱裂专门委员会微信公众号2月22日消息,我国知名脊髓神经外科专家修波突遇交通意外,于2月20日上午10时经抢救无效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去世,享年62岁。修波 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修波出生于1962年6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任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外科创始人、原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脊髓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今年1月,他受聘为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外科特聘专家。修波是国内

墨西哥总统证实6名墨公民在美国费城坠机事件中遇难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1日在社交媒体上说,6名墨西哥公民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飞机坠毁事件中遇难。辛鲍姆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并表示墨方领事官员已和遇难者家属保持联系并将提供必要帮助。美国联邦航空局1月31日发表声明说,一架小型飞机当天在费城坠毁,机上载有6人。据美国媒体报道,这架飞机为一家飞机救援及空中救护公司的医疗运输机。机上6人除一名患儿及其母亲外,还有一名医生、一名护理人员和两名飞行员。患儿因重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