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设计师

他们挥了挥手,和我们说了再见……

10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举行至此,我国第一代核潜艇4位总师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均已逝世照片上的他们好像挥挥手说了再见:“孩子们,我们走了接力棒就交给你们了!”黄旭华“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1958年,34岁的黄旭华参加了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参与核潜艇研制的29人之一。在黄旭华投身核潜艇事业的30余年中,他一直没有向父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逝世 享年99岁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黄旭华生平黄旭华同志,曾用名黄绍强,男,汉族,1926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

送别!为国“深潜”的他走了……

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今天共同追忆黄旭华自幼立志科学救国为国“深潜”三十年“从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我就知道这将是一辈子的事业。”黄旭华曾说。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逝世,享年99岁

讣告 | 沉痛悼念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兹定于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殡仪馆举行黄旭华同志遗体送

黄旭华院士去世,中国船舶和719所微信公众号头像变黑

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图源: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船舶微信公众号于当日上午10时3

全国各地网友纷纷网购鲜花,送别黄旭华院士

山川江河知道他,祖国不会忘记他。“国士无双,黄老千古。”成都80后晚辈叩拜。“先生之功,可盖天地。吾之楷模,精神永存。”陕西榆林骏豪梓骏百拜敬赠。“再见了黄旭华爷爷,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是我们的英雄。”来自武汉的佚名人士写道。……2月10日上午7时,武汉市武昌殡仪馆内,一束束鲜花写满哀思和悲痛,依依不舍送别黄旭华院士。这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

送别黄院士 他曾奋斗的地方摆满鲜花

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先生与世长辞,享年99岁。消息传出后,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深切哀悼。连日来,众多市民自发前往吊唁,缅怀这位为国家核潜艇事业奉献一生的功勋科学家。在一张吊唁卡片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国之巨匠,风范长存黄院士,以满腔热血投身核潜艇事业,在艰难岁月里隐姓埋名,用智慧与担当铸就国之重器。您的奉献,护佑了祖国安宁,拓展了深蓝征程!今虽远去,但精神如

黄旭华女儿:要把父亲的乐观精神继承下去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所以尽管他不在了,我们也要继续笑看人生,也要把他这个精神继承下去。”2月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黄旭华女儿黄峻接受采访、追忆父亲的视频。以下视频来源于

中国自主研制的电动型载人飞艇AS700D科研首飞成功

中新社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1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简称中航工业)获悉,当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2月21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在湖北荆门成功完成科研首飞,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赫赫而无名的一生”缘何令人如此动容

本报特约评论员我们感念黄旭华的一生,为他“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的崇高品格所震撼。从年轻时远离家乡、荒岛求索、深藏功名,到年过九旬仍奋斗不止、服务人民,黄旭华希望“潜在水下”,默默无闻,愿意捐出上千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希冀从工程实践中为国家培养锻炼更多科技英才。奉献,在他那里是爱事业、爱团队、爱岗位,是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以“功成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