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新华网文化观察丨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题:微短剧迎来新变化新华网记者王志艳 赵宇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无论从用户规模、市场规模和产业效益,微短剧都不再是简单新兴的娱乐产品。随着监管深化,平台持续治理,行业自身纠偏,一路“狂飙”的微短剧在内容、商业模式等方面历经了从内至外的显著变化。微短剧,不止“爽”剧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微短剧剧情狗血、内容同质

爱奇艺的2024年:微短剧蓄力、海外业务“上桌”

爱奇艺急需寻找新增量。2月18日,爱奇艺公布2024财年四季报及全年业绩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爱奇艺营收为292.3亿元,净利润为7.641亿元,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5.1亿元。去年,爱奇艺向微短剧和布局多年的海外市场“求救”。从财报及电话会披露的数据来看,其海外业务有了拉动收入的曙光,而微短剧业务还有待成长。2025年,爱奇艺继续征战海外并开拓西语、葡语区市场。有分析师认为,长视

马上评丨《花样年华》为何还能让观众念念不忘?

视觉中国 图最近,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时隔25年再度登上大银幕。本以为这只是专属于小部分影迷的“狂欢”和“情怀”,没想到连日来,朋友圈里的电影观后感却结结实实地刷了屏。在这个流媒体如此发达,微短剧铺天盖地,新型娱乐产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慢节奏的《花样年华》为何还能让观众念念不忘?有意思的是,朋友圈里对影片的看法并非一边倒的赞誉和追捧。有人说自己终于“看懂”了爱情,也有人感到愈加困惑。对导演在重映

专访|华策董事长赵依芳:长剧基因如何嫁接短剧行业?

站在2024年到2025年的节点回望,已从“影视行业的边缘试验场”进阶为“文化产业的战略新高地”。当内容精品化、产业协同化、科技渗透化、传播全球化四重浪潮交汇,这个诞生不过五年的新兴形态,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叙事新范式。中国微短剧行业以“狂飙”之势席卷文娱市场的另一面,题材同质化、内容低俗化、制作粗糙化等问题也随之暴露。伴随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

红果短剧亮相首届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构建短剧精品化生态

2025年2月20日,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在深圳举办。会上,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与制片负责人沈志远分别就短剧行业发展趋势及平台扶持政策发表主题演讲,分享红果短剧在精品化探索、产业生态共建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并发布2025年创作者支持计划。乐力表示,微短剧行业正经历从“快速生长”到“品质跃升”的关键转型,红果短剧将通过分账模式创新、用户结构优化和内容品质把控,以开放姿态与全行业展开合作,积极进行内

人民热评:丑化女性的微短剧,应受到有效监管

“看了微短剧,我妈认定身边就有恶媳妇”。据报道,河南省南阳市的李先生称,他母亲刷到一部名为《××婆婆惊艳全场》的微短剧,剧情是大佬婆婆勇斗恶儿媳,看后,“她觉得之前正常的婆媳关系都是装出来的,还觉得恶媳妇身边总会有白眼狼儿子和不管事的爸爸”。此外,也有一些微短剧将女性刻画成花瓶、附属品等形象。“27岁霸总爱上45岁保姆阿姨”“闪婚后,五十岁霸道总裁独宠我”“闪婚老伴是豪门”……此前,这类“霸总”剧

湖北首家微短剧产业基地在武汉揭牌

中新网武汉2月25日电 (董国栋)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25日在武汉揭牌,这是湖北首家微短剧产业基地。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揭牌暨签约活动在武汉举行。潘帅强 摄 微短剧作为网络视听产业新赛道,日渐成为与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短视频等形态并驾齐驱的网络视听新业态。近年来,湖北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培育微短剧领域市场主体,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取得系列成果。此次揭牌的长江视听微短剧产业基地,占地8800平

网络视听异彩纷呈新气象

《和合之家——中国2025网络视听年度盛典》如约而至,20余家网络视听平台齐聚一堂,用精彩演出回顾过去一年的网络视听优秀IP和内容佳作。回首这些作品,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网络文艺正在突破媒介局限,不断提升艺术格局,与当代人的生命体悟、价值情感发生关联。曾经,网络视听作品因其分众化、垂直化、碎片化特点而被视为小众狂欢,但在当下,它正日益走向大众、走向多元、走向精品。传统文化的积淀、社会生活的现实感以

明晚重磅活动启幕!在深圳光明

2月19日至22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将在深圳市举行,围绕“掌中光影 向新向质”主题,引领“两短两微(短片、短视频、微短剧、微电影)” 等网络视听形态精品创作生产和传播,助推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据悉,本届短片节的重磅活动“金鹏之夜”盛典将于2月19日晚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开启,后续将举办一系列精彩活动。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英文简称“CSFF”)创办于2010年,是国内唯一国家级、国际

(图表·漫画)新华视点|家人“心病”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4日最近,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夜;还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在良莠不齐的电子信息“围猎”下,老年人“触网”背后既有精彩也有陷阱。新华社发 王鹏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