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

“独家协议”是垄断排他,还是竞争手段?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长短之争”的战火一直延续到了2025年。近日,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以下简称“大会”),点名炮轰红果短剧的“排他性协议”,引发业界热议。 在爆款微短剧制造出一个个“暴富”神话的同时,在影视行业存在已久的“独家内容”又在这个新领域被推至台前,“排他性”商业模式是否会限制微短剧行业的发展?承担主要资金风险的制作方又如何看待这一商业模式? 专家热议“

专访|杨琳:四大题材将主导今年微短剧,并形成大型同好社群

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在狂飙中迎来结构性转折。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从“草根娱乐”进阶为“新主流文艺形态”,这一年的行业图谱中,精品化、主流化、数智化与全球化四大关键词勾勒出微短剧的进化方向,其社会价值与文化承载力被重新定义。据数据显示,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题材结构、用户群体与产业生态均发生深刻变革——家庭、都市、情感题材占比超七成,制作成本跃升至300万元

新华解码|落实“分类分层审核”、规范传播秩序……相关通知印发一年来微短剧行业发展成效如何?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题:落实“分类分层审核”、规范传播秩序……相关通知印发一年来微短剧行业发展成效如何?新华社记者王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公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明确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白名单”制度等,规范微短剧传播秩序,确保播出安全。据悉,该通知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印发,距今已有一年,近日应群众要求正式向全社会公开。通知的印发背

专访丨上戏院长黄昌勇:市场化竞争是微短剧实现精品化最有效的途径

近年来,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影视形式,正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娱乐消费方式,而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迁,微短剧市场已经经历了从低门槛的创作到精品化的逐步发展。尤其是2024年,除了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微短剧的内容多样性和创作模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推动了观众的情绪共鸣,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行业竞争加剧,从卷制作成本到卷题材创新,不少制作公司周周有新作。微短剧就像曾经的网文、网剧,野蛮生长之中迎

中国微短剧海外掀起“刷剧热”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金旭 门睿)“剧情冲突高度浓缩,每一分钟都在反转。快节奏、强情绪的叙事风格是微短剧吸引观众的主要原因。”旅程娱乐创始人高峰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表示。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内容。近年来,中国微短剧在海外掀起“刷剧热”。高峰是美国纽约的一位短剧导演。2024年7月,他带领团队拍摄的《离婚的亿

抖音:1月平台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

【抖音:1月平台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财联社2月10日电,抖音安全中心发布关于打击违规微短剧的公告称,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以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治理。1月,平台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大量在审核阶段进行了拦截未上线播放,部分为回查下架。

广电总局: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不得上线传播

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_FORMAT_GT_####_FORMAT_GT_##详情),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根据通知,“重点微短剧”(符合特殊题材、总投资额度达到1

长短剧之争?爱奇艺龚宇“炮轰”红果短剧

红星资本局2月22日消息,近日,一场围绕“排他协议”的争议发言将长短视频平台间的矛盾推向台前。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现场,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直接点名指责抖音旗下红果短剧的排他协议,在业界引起热议。刚达成深度合作就“开撕”2月20日,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围绕“迎接‘剧’变,变与不变”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演讲最

(图表·漫画)新华视点|身陷“困”境

新华社图表,北京,2025年2月24日最近,许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瘾老人”话题中认领起“同款爸妈”:有的沉迷“赚金币”,上网8小时赚回2元钱;有的茶饭不思,刷短视频、看微短剧、听小说直至深夜;还有的不信儿女信主播,跟风下单各种劣质保健品……在良莠不齐的电子信息“围猎”下,老年人“触网”背后既有精彩也有陷阱。新华社发 徐骏 作

解锁全集暗藏猫腻!“上头”微短剧付费连环套调查

“小额高频”消费模式背后暗藏怎样的商业陷阱?“上头”微短剧付费连环套调查被“9.9元解锁全集”的广告吸引,湖南人高佳的父亲3年间为追剧累计充值3万余元;北京人郭航的母亲被数十个短剧小程序“围猎”,账单散落成数百笔小额支付难以追查;江苏人李晴的父亲观看某短剧时,每点击一集被自动扣款2元,直至银行卡流水出现“30元观影消费”才恍然大悟……多名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微短剧消费者吐槽,“有些微短剧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