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热评:应以完善术前制度来杜绝“美托 继“饭托”“酒托”后,一种名为“美托”的营销套路在医美行业悄然兴起。所谓“美托”,即医美机构预先安排在美容院的销售人员,与美容院工作人员、医美咨询师等相互配合,按照事先编排的“剧本”,运用“话术”,对目标顾客实施精准“围猎”。这种由医美机构、美容院和销售人员共同编织的“剧本式围猎”,给消费者灌输“一整解千愁”等错误理念,让消费者一步步陷入“引流-转化-收割”的连环套中,忽略自身真正的需求,被诱导高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人民艺起评:“分类分层审核”为微短剧树精品提效能 微短剧江湖,迎来健康繁荣发展新契机。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 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同时,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数据显示,截至20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人民财评:“电商专供”不能成为劣质品的专卖渠道 线上的型号实体店没有、各平台间相同款式型号却不同、电商专供款价格低质量却不及线下……长期以来,一些消费品的货源线上线下难统一,甚至在不同平台间刻意制造“壁垒”阻碍购买者比价,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春节将至,在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新一轮消费券发放的加持下,很多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然而,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遭遇了不少困扰。一些消费者发现,线下线上售卖的商品,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人民热评:侮辱、诋毁运动员,该受到法律惩戒 日前,在第34届国际乒联-亚乒联盟亚洲杯比赛现场,出现侮辱、诋毁中国国家队运动员的言行。对此,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发声强烈谴责,并称将会同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现场辱骂运动员的极端粉丝、借机煽动网民情绪的自媒体博主,以及对运动员、教练员及管理人员进行辱骂、诋毁、诽谤等恶意行为。从比赛现场传来的辱骂和诋毁声,充满恶意,极为刺耳,令人忍无可忍。这种恶劣言行已经激起了公愤和疑惑:肆无忌惮地辱骂他人,谁给的底气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人民热评:“80后死亡率”系谣言,要学会识破“AI幻觉” “截至2024年末,80后死亡率突破5.2%”“70后死亡率低于更年轻的80后”……这是真的吗?尤其是,文章表示这些数据来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所谓“权威数据”。你有没有被吓到?细究之下,不难发现重重破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开展,只统计过去一年死亡率的整体数据,既无法“预测未来”,也没有针对任何特定群体的单独统计。甚至连惯例也不符合,国家统计局等专业统计数据中关于死亡率用千分率表示,而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5 浏览
人民网评:春节出行,既要“走得了”更要“走得好” 蛇年春节临近,游子渴望归乡,加紧回家脚步;“南方小土豆”前往北方感受冰雪新春;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措施,吸引外国人来华过大年……流动的中国,努力满足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根据交通运输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铁路、民航、公路客运量均有望创历史新高。庞大的人员流动需求,无疑对交通运输部门和相关单位提出挑战。如何缓解返乡车票供不应求?怎么保障公路运输顺畅有序?怎样合理增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5 浏览
人民热评:戳穿“增肌神药”真面目 “健美圈不看天赋,只比耐药性”,让人瞠目结舌。这是健美,还是自虐?事实上,为了追求发达的肌肉,一些人长期滥用类固醇增肌的现象确实存在,这些人被称为“药罐子”。使用者们都有类似的画像:按医学上的标准,他们不胖也不瘦,但他们有另外的标准,来源于社会和文化塑造的一种“肌肉审美”,不断地寻找雄性激素能填补的肌肉缝隙。这些药长期使用可能造成肝损伤、心脏疾病、激素系统失衡甚至死亡,但一些健身人群却把它们当成“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0 浏览
人民热评:动车行李箱屡砸人,该给予高度重视了! 近期,多名网友通过社交媒体自曝,曾被放置在“行李架隔断处”的行李箱砸中。从网友反馈看,乘坐动车被行李箱砸中,并非孤例,这让人深切感受到“行李箱砸人”事件关乎公共安全,必须高度重视。乘客被行李箱砸中,首先应探讨责任归属。按照民法典规定,“承运人应当在约定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将旅客、货物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乘客无端被砸中,铁路方恐怕难辞其咎。而将所携带的行李箱放置在贴有“连接部位 勿放行李”安全标识字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人民热评:标签化中国女婿,如此炒作不可取 连日来,“女婿”成了热搜榜的常客。从“女婿每年春节都找老丈人告状”,到“女婿回娘家哭着给丈母娘告状”,从“大年初二女婿又开始汗流浃背了”,到“女婿回老丈人家的统一行为”……一些自媒体似乎嫌热度还不够滚烫,甚至拉上了演员沈腾助攻,“沈腾凭什么演马丽女婿?”一条条主打“女婿”的热搜,让人不知所云、不明所以。乍一看,还以为谁家女婿遭遇了骇人的虐待,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比窦娥还冤;细一瞅,原来又是玩以偏概全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人民网评:破解“自我加码”的三重心态 基层减负是件好事,干部欢迎、群众叫好。有媒体调查发现,明明要卸掉包袱,一些基层干部却选择“自我加压”“主动加码”,和减负精神背道而驰。啥叫“自我加压”?顾名思义:已经简化的材料,还要“叠叠不休”,美其名曰“按惯例”;已经砍掉的事项,依然照查照报,追求“工作全面”;非必要的工作台账,坚持留痕,以备“不时之需”……凡此种种,违背了精神,徒增了负担。一件利人利己、利国利民的事,怎么就走偏变形?从三种心态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