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

视频|黎明:“雌雄同体”的她们,很酷

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虽然口碑不一,但是观众们都对其中几位女性角色赞誉有加。本期的视频,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黎明以《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里的邓婵玉、《蛟龙行动》里的佟莉以及《一代宗师》里的宫二这三位女性形象为例,来谈谈荣格的“雌雄同体”理论。学者黎明谈电影里的女性形象(04:48) 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和《蛟龙行动》里,出现了我很感兴趣的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殷商女将军邓婵玉,

吉林长春花式汤圆热销

2月11日,吉林长春,市民在选购元宝汤圆。元宵节将至,长春一商家推出卡通汤圆、元宝汤圆、拉丝芝士元宵等,形象可爱、口味多元,吸引大量市民选购。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2月11日,吉林长春,市民在选购卡通汤圆。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2月11日,吉林长春,工作人员在展示卡通汤圆。中新社记者 张瑶 摄

从文化源流看哪吒故事缘何火爆“出圈”

【文化评析】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一经上映,便引发轰动,不仅创造了高企的票房纪录,更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哪吒故事缘何火爆“出圈”?要回答这个问题,绕不开文学角度的溯源探流。实际上,妇孺皆知的哪吒故事,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融合而成的产物。具体来说,我们今天头脑中的哪吒形象,嫁接了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多个元素。晋恭帝元熙二年(420),昙无谶所译印度马鸣著《佛所行赞》记载:“毗沙门天王,生那

瞭望 | 龙:多元一体的精神图腾

龙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龙的起源是探寻中华文化源头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龙的遗迹、遗物和图像充分、丰富且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文| 王巍 徐峰二里头遗址绿松石堆塑“龙”龙是中国史前先民们创造的具有神性的动物,在中华文化中具有标识性地位。中华民族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对龙的信仰和崇拜历史悠久。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发现了用石块在地面上摆成龙的形状,长度达十余米。在河南濮

学习时节|总书记谈网络强国建设 这些话需要深刻领悟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其中,有不少生动形象的表述,深入人心,发人深省,让我们一起学习。

直播说漏嘴!虚拟主播自曝真名“开盒”后该咋赔?

在元宇宙概念与直播经济交融的浪潮下,虚拟主播行业以“中之人+虚拟形象+流量运营”的新型模式崛起,成为数字经济领域的热门现象。此类虚拟主播以精美的二次元动漫形象和有趣的互动方式,在各视频平台上收获了大量粉丝。虚拟主播的魅力在于其虚拟形象与幕后真人扮演者“中之人”真实身份的分离。因此,网络平台公司往往会约束“中之人”严格保密个人身份,以维持角色的神秘感。当这层虚拟“皮套”被“中之人”说漏嘴,其造成的违

130亿三岁影帝,接了多少广告?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发稿,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总票房(含港澳台及海外票房)突破130亿元,跻身全球影史第8。此前,《哪吒2》已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哪吒2》火爆全球,影片中“哪吒”这一IP形象也成为其合作品牌的“吸金利器”。“三岁百亿影帝”忙带货据中新经纬梳理,目前,《哪吒2》与品牌的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原创动画广告、联名产品、App主题皮肤和营销推广等。如果在电影院开场5分钟

当代流行文化对传统经典的解构与重构

作者:田广从六年前的现象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今年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系列动画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将中国动画电影和中国电影工业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哪吒》系列动画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征?其对中国动画电影的未来发展有何启示?本文试浅析之。《哪吒》系列动画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当代流行文化的观念、视角和方法对传统经典进行解构和重构。哪吒故事最主要的出处是明

多名公众人物声音形象被用于带货广告,媒体:重视解决AI合成侵权问题

近期,AI深度合成技术引发的侵权现象引起关注。据报道,多名公众人物的声音和形象未经授权被用于制作恶搞视频或带货广告,这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暴露了当前AI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AI深度合成技术,通俗来说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声音克隆、面容替换等效果。这种技术既可用于打造虚拟主播、数字永生等创新场景,也可能沦为侵权工具。在技术门槛持续降低,且缺乏有效监管的背景下,AI滥用的风险不

周楞伽著《哪吒》:上册多次再版,下册差点“难产”

(更多新书好书推荐,点击知事荐书)二〇二五年一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哪吒》我的父亲周楞伽,1911年生于宜兴,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文学创作,著有《炼狱》《哪吒》《岳云》等小说。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职于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是一位古典文学研究学者。上世纪80年代初,我父亲在《民主与法制》杂志上发表了《清末四大奇案》,随后引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的注意。编辑包启新来信告知,经过社领导的研究,想请我父亲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