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春节” 这些非遗绝活你体验了么|旅游过大年 2025年春节,是“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第一个春节。各地春晚的“非遗”元素含量十足,高科技的 应用也让传统文化更加生动直观。非遗不仅在春晚舞台上绽放光彩,火爆出圈。在舞台之外,各地围绕非遗推出的市集、演出、展 览等活动也有着极高人气。半两财经在采访中了解到,央视春晚和多地春晚中展示的非遗绝活吸引了很多人去当地体验。(全文2778字,阅读需要14分钟) 记者|宋霞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冰雪奇缘交织东方文韵(冰城观澜) 这几天,一项传统民俗在亚冬会上火了——转手绢。开幕式上,表演者手中的双色冰凌手绢花舞动自如,演绎中式浪漫;观众席上,男女老少娴熟地转动手绢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网友戏称:“全世界都在看东北人转手绢,这可太‘尔滨’了!”手绢花,喜庆祥和,团团圆圆。亚冬会,国际舞台,世界瞩目。民间文娱活动登上冰雪盛会舞台,传统文化与体育赛事双向奔赴,让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共生共荣。传承创新,激活传统年俗的时代新韵。民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苏州启动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刘颖颖)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非遗贺新春——古城过大年”主会场活动在江苏苏州启动。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作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推介全国“古城过大年”特色活动,发布31条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高铁上的非遗”计划、“非遗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春节假期全国出游人次再创新高 非遗贺新春,文旅深融合。这个春节,从传承千百年的非遗里,人们续文脉、品年味、解乡愁。昨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春节假期最新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当前,过旅游年、过文化年已经成为新的年俗。”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评价道。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至2月12日,全国各地将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春意穰穰!非遗中国年无限精彩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李紫薇超23亿人次出行,连续单日票房突破10亿元,餐饮消费迎高峰……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浓、成色足,活力满满,春意穰穰!文旅市场“热”,新意不断——从冰雪奇缘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去北京地坛逛新春庙会,到安徽歙县观鱼灯巡游,听河南的豫剧,赴山西忻州看一场打铁花……放眼全国,各地在古城内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非遗”唱主角,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非遗里的年俗年味---五莲割花 海报新闻记者 王雪雁 日照报道当过年遇上非遗,又会迸发出什么样的年味呢?针线为媒,巧手纳绣,五莲割花非遗传承人闫秀荣用割花手艺制作了蛇年专属的荷包,带着古朴、原始的本色,威武中透着一股憨态,寄予了新的一年健康平安的美好祝愿。五莲割花介绍:五莲割花讲究传统的纯手工制法,共有六道步骤,分别是:棉壳制作、固定小样、设计图样、加衬制模、挑彩纳绣、分割开绒。其中,“割”作为五莲割花的核心特征,就是将一幅绣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藏历新年看年俗 2月27日是藏历木蛇新年的除夕。前段日子,置办年货成为藏族家家户户最重要的事。“闻到卡塞的香气,藏历新年的年味就浓了。”65岁的拉萨市民旦曲说,“作为传统点心,五颜六色的卡塞不仅是新年装饰品,更是款待客人的必备美食。”5斤卡塞、1个切玛盒、1束罗萨美朵、1对酥油花、1盆洛浦……旦曲细数着准备购买年货的种类、数量,“逛市场办年货,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到来,更是对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藏历除夕夜,藏族家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新春走基层)浙江绍兴黄酒小镇:水上年味浓 新春“醉”游人 2月1日,绍兴黄酒开坛仪式吸引民众。农历蛇年伊始,浙江绍兴黄酒小镇热闹非凡,宋韵水上婚礼、全皇后省亲、开坛仪式等特色年俗接连上演,民众在一河两岸感受地道年味。绍兴黄酒小镇管委会 供图2月1日,工作人员为观众盛酒。农历蛇年伊始,浙江绍兴黄酒小镇热闹非凡,宋韵水上婚礼、全皇后省亲、开坛仪式等特色年俗接连上演,民众在一河两岸感受地道年味。绍兴黄酒小镇管委会 供图 1月31日,“全皇后省亲”仪式上演,展现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