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元宵节“沉浸式”玩法!民俗表演+创意市集年味十足

正月十五闹元宵,非遗民俗庆团圆。河北、贵州、广东等地纷纷举办各类热闹的活动,让人们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和美好寓意。今年的元宵节,河北廊坊三河市举办了一场福山元宵喜乐会,通过民俗表演、创意市集、花灯制作等形式,将传统年俗与现代文旅深度融合,为游客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活动现场,舞龙舞狮、小车会等民俗表演轮番登场,鱼灯巡游队伍身着汉服,手持造型灵动的鱼灯,承载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元

将年味儿“拉满”,大兴新春期间将举办60余场非遗活动

新京报讯(记者田杰雄)舞狮翻腾跳跃,面塑栩栩如生,脸谱变幻莫测,民俗市集人头攒动。1月22日,“非遗里的大兴年”非遗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于大兴区龙湖天街购物广场举行。记者获悉,本次活动将从1月22日持续至2月12日,涵盖60余场非遗活动,将大兴年味“拉满”。“非遗里的大兴年”非遗系列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大兴区供图启动仪式现场,脸谱、小车会、面塑、舞狮等众多非遗花会项目依次登场,精彩绝伦的表演赢得

传承600年,九曲黄河阵灯俗元宵节上演!记者探营——

九曲黄河阵灯俗资料图 我们的春节,成了全人类的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九曲黄河阵灯俗,将在元宵节当晚6点,于密云水库东岸、太师屯镇东田各庄村如期上演。这场传承600余年的年俗表演,已成为特殊的年味载体。一场灯俗 600年历史距离北京城区100多公里,密云水库东岸,太师屯镇东田各庄村,一场“九曲黄河阵灯俗”表演将于元宵夜当晚6点,如期上演。36米×36米的正方形阵型,早已准备停当。367

团圆年|学习进行时:贴心话语 饱含祝福

【学习进行时】拜年是喜庆的年俗之一。互道一声过年好,传递浓浓亲情、友情、同志情。习近平总书记的贴心话语,充满温暖,饱含祝福。策划:王子晖 刘淼 赵刚设计:樊珊珊 初林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用艺术解锁传统年俗,北京时代美术馆春节期间双展齐开

新京报讯(记者张坤玉)1月22日至2月12日,北京时代美术馆用艺术的方式带观众解锁传统年俗。踏入馆内,观众可以先领取一张妙事体验卡,然后沿规定路线集章打卡,即可赢取新春好礼。特别的是,美术馆专为蛇年设计的限定版印章仅在活动期内快闪。春节期间,北京时代美术馆双展齐开,一场展现宏大叙事、历史文化的厚重魅力;另一场则聚焦细腻入微之处,用温情与创意触动人心。《能量宇宙》展览将观众的思绪瞬间拉到神秘的南疆,

评论丨“两个极致”春晚,寄托了我们所珍视所希望的

春节已经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质生产力又变成了社会的高频词汇,中国人的自我确证就如春晚的表达一样,对传统充满依恋,又对未来充满向往春晚上演,再一次刷屏。我们的朋友圈,公共的热搜榜,都已经被蛇年春晚的亮点和细节缀满。而今年的春晚,堪称“两极”——极致的传统与极致的科技,构成了春晚的主旋律,在声光电铺呈的盛宴中,凝聚着传统的韵味与现代的脉搏。李子柒带着打铁花、庆阳剪纸等十余项非遗技艺惊艳亮相;一段《

我们的春节|又是一年春好处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童谣声里,旧岁的尾音与新春的序曲交织,春节,这个满载着华夏儿女乡愁与热望的节日,正穿越寒冬,款步而来。岁末的集市,是人间烟火的盛大交响。红彤彤的灯笼高挂,似熟透的石榴,绽裂出喜庆的光芒,照亮了人们眼角眉梢的欢愉。春联摊位前,墨香与年味儿缱绻,笔锋游走如龙蛇,“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对仗工整的语句,是新春最深情的告

谚语里的民俗丨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编者按:蛇年新春将至,阖家团圆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简单却富有韵律,浓缩着特定的年俗活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谚语里的年俗”全媒专栏,在熟悉的谚语中,深入挖掘谚语背后的年俗渊源,感受先辈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对新年的祈愿,重新认识历久弥新的年俗传统。在2025潍坊非遗春晚上,舞蹈《剪纸姑娘

谚语里的年俗丨初五得吃破五包

编者按:蛇年新春将至,阖家团圆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简单却富有韵律,浓缩着特定的年俗活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谚语里的年俗”全媒专栏,在熟悉的谚语中,深入挖掘谚语背后的年俗渊源,感受先辈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对新年的祈愿,重新认识历久弥新的年俗传统。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破忌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