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

“春晚流量”变“消费增量” 春节假期重庆市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6%

原标题:“春晚流量”变重庆“消费增量” 春节假期全市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6%2月3日,大渡口区九宫庙步行街节日氛围浓厚,市民游客在享受美食。通讯员 刘映呈 摄/视觉重庆2025年春节,我市围绕“嗨逛乐购”贺新春、“以旧换新”迎新年、“畅玩冰雪”度假期、“网上年货”闹新年、“美食消费”聚团圆等主题开展系列促进活动,借承接放大春晚IP流量效应的契机,变“春晚流量”为“消费增量”。据市商务委监测,春节期

(新春见闻)年轻人春节假期旅游热衷“找搭子”

中新社上海2月9日电 题:年轻人春节假期旅游热衷“找搭子”作者 范宇斌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假期,台湾“80后”青年阿杜(化名)赶了回时髦:他和上海“90后”小伙阿彬(化名)组成旅游搭子,前往广东潮汕地区品美食、追年俗、看历史、过大年。阿杜受访时说:“搭子游不仅可以平摊旅行花销,还可发现许多以往旅行中忽视的风景,为我提供了更多观察世界的角度,也让我对大陆的了解更加深入。”在春节假期旅游热助推下,青年群体

新华鲜报|春意穰穰!非遗中国年无限精彩

超23亿人次出行,连续单日票房突破10亿元,餐饮消费迎高峰……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味浓、成色足,活力满满,春意穰穰!文旅市场“热”,新意不断——从冰雪奇缘的北国到诗情画意的江南,去北京地坛逛新春庙会,到安徽歙县观鱼灯巡游,听河南的豫剧,赴山西忻州看一场打铁花……放眼全国,各地在古城内举办400多场传统年俗和非遗展示活动。“非遗”唱主角,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历史的文明与辉煌,如信使,让年味更醇厚。

地坛、龙潭庙会正月初一至初七举办,这里有一份游玩指南

1月20日,东城区举办2025年新春文化活动新闻通气会,东城文旅发展集团总经理毛向春介绍,今年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将于1月29日(正月初一)开幕,持续至2月4日(正月初七)。除开幕日外,每天开放时间为8:30至17:00。2025年,第三十七届地坛庙会主题为“大过中国年 喜迎四海春”,第三十九届龙潭庙会主题为“都城万象焕新颜 京华春意乐大年”。两大庙会由东城区园林绿化局和东城文旅集团共同主办,以“传

外国友人体验中国年俗世界“非遗” 免签游客用支付宝消费增 2 倍

2月3日,支付宝发布的2025春节消费观察显示:蛇年春节,新年俗新消费火热。在春节成功申遗后的第一年,支付宝集福这一数字新年俗吸引了近 6 亿人参与;不少外国友人也在各地感受着中国浓浓的年味,赏美景品美食,消费热情高涨;“南来北往”旅游过年潮已然兴起,非遗体验、冰雪景点游、绿色循环消费等各种特色旅行方式层出不穷。数字新年俗受欢迎 近6亿人一起集福迎蛇年每年春节,阖家团聚,人们沉浸于贴福字、贴春联、

观览新大众文艺的闪亮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梅花镇贵头村,小朋友们在“村晚”上表演节目。  新华社记者  何红福摄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春节活动现场。  黄政伟摄(人民视觉)山东省枣庄市中兴煤矿国家矿山公园打铁花表演。  孙中喆摄(人民视觉)新春佳节,是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也是新大众文艺的高光舞台。红火喜庆、年味洋溢的节庆活动,大俗大雅,新意迭出,流连其间的人们,在蛇年新春蓄足满满元气。以刚刚过去的春节为窗口,观

非遗中国年|人民网评:让年“味”儿在创新中滋润绵延

告别甲辰龙,金蛇迎春来。我们张灯结彩,神州同庆。对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一家团聚既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也是不可或缺的情感需求。尽管春节传承千年的精神内核始终没变,但春节是“活化”的文化,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激发春节的新活力。每到春节,年味的变化总会备受舆论关注。在科技的加持下,“互联网+春节”创造了一批“新年味儿”。电子红包裹着美好祝福,突破时空阻碍传递到各处;一家人围坐一起来一场“家庭云K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