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从中国水利部获悉,截至2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4亿。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水利部加强工程调度管理,强化运行监管,全力保障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有效缓解沿线水资源短缺状况。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受益人口持续增加,中线各受水城

专访海外造大桥的中国专家:用技术和智慧赢得尊重

中新网上海2月24日电 (陈静 程国政)“我的老师项海帆和他的老师李国豪都有一个愿望,希望我们中国人与欧美桥梁界能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最好还能时常胜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陈德伟教授24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颗种子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在心中播下。”陈德伟巡检中。(陈德伟教授供图) 陈德伟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项海帆的第一位博士生。陈德伟说,现代桥梁建造起源并成熟于欧美,中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中新网2月24日电 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2月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14亿。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水利部加强工程调度管理,强化运行监管,全力保障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有效缓解沿线水资源短缺状况,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受益人口持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开建 将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

中新网苏州2月24日电 (许文峰 舒峰)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24日在苏州市相城区开工。作为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苏州北站将按照苏州市“四网融合”规划,构建具有强大综合服务功能的国际开放枢纽。项目建成后将打造成集“站城融合、产城融合、环境融合、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苏州北站设计效果图。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涵盖苏州北站站房工程及改扩建配套工

中国两部门继续支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赵建华)今年,中国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继续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财政部24日介绍,2025年将以“三区四带”重点生态地区为核心,聚焦生态区位重要、生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人居环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重点遴选相对集中连片、修复理念先进、工作基础好、典型代表性强、具有复制推广价值的项目,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突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生态支撑,着力

建设迈入新阶段 郑州东关虎屯续建项目快速推进

2月22日,郑州市金水区重点项目——“绿城·锦棠天地”生活美学馆启幕,标志着郑州东关虎屯续建项目建设迈入新阶段。图为项目安置区。郑州东关虎屯续建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集住宅、商务公寓、商业等为一体的全业态城市综合体,建设有百米超高层建筑,是省、市、区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郑州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也将为郑州市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积极力量。图为项目集中样

哈工程为智能船舶装上“慧眼”

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系统安装在“海豚1”上。图片由哈工程提供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传来捷报,国内首套360°全景视觉系统——船舶“慧眼”惊艳亮相。这一成果在海上无人船舶科研试验项目中大放异彩,圆满完成了目标识别任务。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大雾等极端海况,它都能精准识别、实时监测,为海上目标提供全天候、远距离的智能感知。历经14年技术攻关,哈工程科研团队成功研制高分辨率多模全景视觉

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跨海大桥工程启动

2月24日,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跨海大桥工程长海跨海大桥项目在辽宁大连正式启动。该项目是507国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25.5公里,其中跨海段长约19公里,由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鸳鸯港东侧入海,横穿里长山海峡,在大连市普兰店区皮口港东侧登陆。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79亿元,是我国在建投资规模最大的陆岛公路项目,也是东北地区首个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建设的跨海大桥。全线运用现代化施工工艺和绿色低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原标题: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 京津冀豫直接受益人口超1.14亿记者从水利部和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4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700亿立方米,京津冀豫四省市直接受益人口超1.14亿。优化水资源配置方面,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受益人口持续增加,中线各受水城市的生活供水保障率从最低不足75%提高到95%以上,工业供水保障率达90%以上。北京城区供水

水利部:加快补齐补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短板弱项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2025年水利部要加快补齐补强水旱灾害防御体系短板弱项,着力提高水旱灾害风险预见和处置能力。全面排查消除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安全风险隐患,加快水毁水利设施修复,确保汛前恢复防洪功能。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加强多源信息归集共享,迭代优化监测预报结果,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的有效统一。科学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