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龄劳动者为何难以得到工伤保险救济? 老龄化社会正在到来。近年来,国家层面鼓励老年人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探索适合老年人的灵活就业模式”。在我国,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继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公民,俗称超龄劳动者。然而,超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后,往往难以获得工伤保险救济。由此引发的劳动争议在法院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占据一定比例,且逐渐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承包方不具备相应资质,劳动者受工伤谁担责? 本报讯(记者 谢君源 通讯员 邓汝辉 谢采洪 冯珉珊)在建设工程领域,工程承包企业将工程转包、分包的情况并不鲜见。但有一些承包方并不具备相应资质或用工主体资格,此种情形下,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构成工伤,谁应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近日,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判决将工程转包给不具有建筑资质及合法用工资格承包方的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支付受工伤的劳动者各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普法】安全停靠后昏迷,是否属工伤? 2023年8月,G40沪陕高速崇明段(江苏方向),旅游大巴驾驶员臧师傅在行驶途中突发脑出血,晕倒前几秒,他用尽全力减速停车,保护了车上52名乘客。送医抢救至今,他仍处于植物人状态。家属申请工伤认定时,被告知其因病昏迷,不属于工伤认定的范围。家属为此将某区人社局诉至上海浦东法院。上海浦东法院了解到,臧师傅家属还在上海宝山法院对旅游大巴公司提起民事赔偿诉讼,于是联合开展调解工作。事发现场,臧师傅昏迷不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严惩助农摆拍、“星期猫”、热射病工伤等案例写入今年四川省高院工作报告 1月21日下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代表四川高院向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报告。报告中提到,去年一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5.97万件,审、执结168.16万件,审判质效连续两年达标率100%,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报告中,有许多过去一年公众所熟知的案例,包括“星期猫”、激活热射病工伤认定“沉睡”条款、严惩助农摆拍等,展示出法院以实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嘉祥县人社局开展环卫工人工伤预防培训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王伟英 济宁报道2月20日,嘉祥县人社局组织开展“环卫工人工伤预防专题培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培训会现场据了解,嘉祥县人社局组织开展的此次培训活动共150余名一线环卫工人及管理人员参加,活动采取理论授课、情景模拟、互动答疑等多元形式,帮助环卫工人系统掌握安全作业规范与应急技能。培训会上,专家杜曼丽详细讲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员工离职后确诊职业病,还能认定为工伤吗?法院——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发现自己患上职业病还能被认定为工伤吗?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审理并公布了一起这样的案件员工离职后进行体检被诊断为职业性轻度噪声聋老齐原本是甲公司工人,1995年3月至2023年2月在甲公司从事拉丝工作,工作中接触噪声。2023年2月,老齐与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甲公司向其出具离岗体检介绍信和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离岗后,老齐进行了体检,医院于2023年6月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潍坊劳动能力鉴定不用跑 这里有专家“一站式”坐堂 大众网记者 王菲菲 通讯员 王文东 潍坊报道“落下残疾,本来心里就难受,听说工伤鉴定那可是一两个月才能办完的麻烦事儿,没想到在鉴定门诊查完,下午就收到结论书了,这办事效率,让俺这些伤残人心里别提多暖和!”余师傅是潍坊某劳务公司职工,2024年工作时不慎砸伤右手,治疗完毕后预约了“专家一站式”鉴定门诊,从预约上门到拿到鉴定结论,只花了不到一天。为推动人社服务效能提升,为工伤职工提供更加精准、便捷、高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12 浏览
男子上班途中遭遇事故,单位不赔!深圳法院判了 员工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满足什么情形才能视为工伤?近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一起案例一起来关注一下案情简介2022年5月,A公司与许某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建立劳动关系。2023年3月22日12时40分许,黄某驾驶电动车在某路段行驶时, 车头与许某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车身右侧发生碰撞,造成道路交通事故,黄某对该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经诊断,许某右膝外伤。2023年4月中旬,A公司向深圳市人社部门申请工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青岛创新工伤保障制度 绘就民生保障新画卷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征程中,青岛市以创新为笔,以民生为墨,绘就出一幅温暖而坚实的保障画卷。近日,记者从青岛金融监管局获悉,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建立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底,已有1823家企业参保,超18万名职工从中受益。这一创新性制度融合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为打造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了“青岛经验”。创新模式,解决企业与职工痛点传统工伤保险制度存在覆盖面不足、中小微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