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

网传“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样的谣言是怎样产生的

“震惊!最新数据曝光!中国人平均寿命连年下降,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为69.9岁!”您最近可能也在短视频中刷到过这样的内容,一些博主除了声称“男性寿命连续多年下滑”,还称女性平均寿命也“缩水”到了78.5岁,其中部分博主甚至在平台的认证身份是三甲医院医生,并声称数据“真实可靠”。今天就准确地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就是谣言,相关数据毫无根据,是有自媒体混淆概念、借题发挥、推波助澜。那么这则谣言是

“打一针”补充锂离子,复旦团队研发新技术让锂电池延长寿命

‍‍‍锂电池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直面这些紧迫需求与技术短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

抽一支烟 减寿20分钟

来自英国公共卫生和健康行为研究领域的三位学者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仅吸一根烟,就会缩减约20分钟的寿命。研究发现,在长期吸烟者中,男性吸一根烟,会短寿17分钟,女性短寿22分钟。与此同时,吸烟的危害具有累积效应。比如,一周不吸烟,才能避免减寿一天,坚持几个月不吸烟,就会避免减寿一周。研究者还指出,越年轻戒烟,获益越大。比如,在40岁时戒,可将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降低90%。据了解,该研究分析了英国

高分辨率分光计精确限定暗物质“寿命”

【高分辨率分光计精确限定暗物质“寿命”】财联社3月3日电,日本东京都立大学、PhotoCross株式会社、京都产业大学等机构联合团队,发布了近红外高分辨率分光计WINERED的暗物质观测结果。此次研究对质量在1.8到2.7电子伏特之间的暗物质粒子的“寿命”设定了迄今最严格的限制。相关论文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杂志。

哈萨克斯坦人口突破2028万

中新网阿斯塔纳2月4日电 据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3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1月1日,哈萨克斯坦总人口达2028.6万,其中城镇人口1277.5万,农村人口751.1万。数据显示,2024年哈萨克斯坦人口增长25.2万,其中1.7万为外来移民。从地区分布来看,首都阿斯塔纳和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人口增速较快。据哈媒此前报道,预计到2035年,首都阿斯塔纳人口将增至250万。据2022年统计结果,哈人

“打一针”让锂电池寿命增十倍 复旦新成果登上《自然》

当锂电池的寿命即将终结时,为它“注射”一针新分子,就能使它恢复原本的充电容量,甚至使得原本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电池,维持1万次充放电,且电池健康水平与出厂时几乎仍然一样。这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中心彭慧胜/高悦团队完成的最新成果。相关研究以《外部供锂技术突破电池的缺锂困境和寿命界限》(“External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真相是:一词之差谬以千里!

“震惊!最新数据曝光!中国人平均寿命连年下降,2024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为69.9岁!”您最近可能也在短视频中刷到过这样的内容,一些博主除了声称“男性寿命连续多年下滑”,还称女性平均寿命也“缩水”到了78.5岁,其中部分博主甚至在平台的认证身份是三甲医院医生,并声称数据“真实可靠”。 网传内容今天就准确地告诉大家,这的的确确就是谣言,相关数据毫无根据,是有自媒体混淆概念、借题发挥、推波助澜。那么

读懂预期寿命提高背后的期待(人民时评)

老有所为,不仅是社会的期待,也是老年人发自内心的精神需要。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还要进一步畅通老有所为的渠道,帮助老年人更充分地参与社会发展古代诗人可能无法想到,“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喟叹,有朝一日会与实际明显不符。《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要更好理解78.6岁这一数据的意义,有必要了解另一个数据:新中国成立之初,人均预期寿命只有大约35岁。尽管人均

新华全媒+|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科研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

全国首列6辆编组城轨快线车辆在中车长客下线

新京报讯 据“中车长客”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重庆15号线首列车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正式下线。该列车为全国首列6编组城轨快线车辆。车辆专为山城地形量身打造,拥有50‰坡道爬坡能力,轻松征服复杂地形,灵活编组设计,可根据客流需求配置4辆或6辆编组,优化运输效率,节省运营成本。列车最大载客量可达2428人/列,是目前载客量最多的市域列车。列车积极响应绿色出行理念,应用钛酸锂电池,显著降低能耗,实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