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针”可延长锂电池寿命,复旦团队研究成果登上《自然》 近年来,锂电池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面对这些紧迫问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中心彭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我国科学家用“打针”突破锂电池寿命魔咒,具备大规模商用潜力 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社会的能源命脉,支撑着从智能手机到电动汽车、从智能电网到深空探测的庞大需求。然而,自1990年商业化以来,锂电池始终受限于一个根本性矛盾:正极材料中预存的锂离子既是能量载体,也是寿命的“沙漏”——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锂离子因副反应持续损耗,即便电极材料完好无损,电池也会因“锂枯竭”而失效。这种先天缺陷导致电动车电池平均服役年限仅6-8年,电网储能系统面临巨额更换成本,每年全球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打一针”让报废锂电池“活过来” 复旦团队最新研究登上《自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2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记者今天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高分子科学系、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彭慧胜、高悦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该项研究打破了传统设计规则,对电池进行“精准治疗”,帮助其突破了现有寿命极限,未来应用前景广泛。锂电池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世界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登上《自然》杂志 我国科研团队让催化寿命突破1000小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洁)氢能被认为是未来全球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高效、稳定、低成本的氢能生产已成为能源科技发展的关键挑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周武教授团队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成果论文,报道了一种全新的高活性产氢催化剂稳定策略。催化技术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全球超过80%的工业化学品生产依赖催化过程。作为催化反应的核心,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复旦大学团队研发新技术延长锂电池寿命 据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实验证明,新技术可使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新华全媒+|我国科学家创制“精准治疗”技术 助锂电池“起死回生” 新华社上海2月13日电(记者吴振东、陈杰)当内部活性锂离子消耗殆尽,锂电池是否只有报废这一条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高悦团队提供了全新路径,他们创新设计出锂载体分子,这种分子可像药物一样,以“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废旧或衰减的锂电池中,精准补充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恢复,从而大幅延长电池的寿命。北京时间2月13日,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科研团队成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青年研究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打一针”补充锂离子,复旦团队研发新技术让锂电池延长寿命 锂电池已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比如,电动车电池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高性能寿命;低温使用会加速电池变坏;储能电站和极端环境储能场景需要电池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电池退役回收,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直面这些紧迫需求与技术短板,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院、高分子科学智能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严重影响手机寿命!错误的充电方法,警惕! 手机电量还剩多少,对许多人而言都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人们对手机充电的强烈需求,也让市面上催生出许多噱头产品,无线充电、二倍速充电、能连着用一周的高能充电宝……但到底什么才是手机充电的“正确姿势”呢?手机一定要满充满放吗?关于充电,总流传着一些说法:手机电量耗尽再充电,每次要充满,这样才有利于电池保养,随时充会影响电池寿命。实际上,这些理论都比较过时了。早些年广泛使用的充电电池,比如镍镉电池,它的原材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1 浏览
羽绒服也有“寿命”?这些误区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转给家人→ 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冷10日起,新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又到羽绒服大面积登场的时候了!穿了好几年的羽绒服还保暖吗?清洗羽绒服有啥讲究?这篇文章速速收好↓↓羽绒服真有“寿命”一说吗?先说答案:有!羽绒服的“寿命”和你的使用方式有很大关系,储存方式不当会破坏绒子降低保温性能。羽绒服保暖的关键在于其中填充的羽绒,而羽绒服保暖性能的丧失,主要是因为羽绒本身不行了。无论是鹅绒还是鸭绒,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鹅绒的使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国际空间站运行26年,还在继续服役,为何天宫设计寿命只有10年? 舱外行走破纪录、智能机器人进舱、生物实验进舱,这些都是我国的空间站所取得的成绩越来越丰富。相反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空间站则越来越显得“老气横秋”。这种情况很容易理解,因为我国的空间站到现在还是处于“朝气蓬勃”的状态,而国际空间站却已经在太空中运行了26年之久,已经到了“垂垂老矣”的状态。准确地来说,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也是快要“到期”的状态,因为在设计之初天宫的寿命就是限定在10年。那么,为什么国际空 军事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