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

来深过大年,龙岗怎么玩?要不打个“飞的”?

来深过大年,怎么玩?龙岗年味浓,欢喜过新春,超有意思的“1+6+N”体系文旅活动等你来。近日,南都记者从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今年春节,龙岗区围绕“来深过大年——飞‘阅’龙岗 新年遇见新风景”主题,通过联动龙岗区重点景区、商圈及特色活动,创新打造集文化科技体验、娱乐消费于一体的春节文旅消费场景,进一步提升龙岗区“天空之城”IP的影响力和辨识度,同时探索低空经济在文旅领域的深度应用,发掘文旅

新春第一线|75米金龙大年初一首秀 “刘家龙”掌门人:四代人都在舞一条龙

“龙抬头,福满堂。”一声嘹亮的号子叫开,激昂的民乐演奏拉开序幕,40余位舞龙人身着传统服饰,随着鼓点的节奏,引领着巨龙时而腾云驾雾,时而翻江倒海,步伐稳健而灵活,在空中腾飞的“金龙”仿佛有了生命。1月29日,大年初一,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披上节日的盛装,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上午9时许,一条长达75米的金色巨龙出现在古街的青石板路上,蜿蜒腾跃,金光耀眼,蔚为壮观。周围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喝彩声、掌声如

(新春走基层)舞瑞狮 板龙灯 非遗引领江西春节文旅新潮流

中新网南昌2月6日电 (熊锦阳 李林烜 程虹)舞瑞狮、板龙灯……春节假期期间,江西各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让非遗与旅游共舞,使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在江西省龙南市世客围,“非遗贺新春 欢乐过大年”2025来赣州过客家年主会场活动汇聚了来自赣粤闽三省五地的百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了一场非遗与客家文化深度交融的精彩盛宴。“咚咚锵,咚咚锵……”随着一阵阵喜庆的锣鼓声,赣州九狮

(新春见闻)福建连城:客家村民游龙闹元宵

2月10日,村民抬着龙头准备接龙。当日,福建省连城县林坊镇举行游大龙闹元宵活动。游大龙活动是当地传统民俗,有500多年历史,别具魅力,其整体融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有牛头、驴嘴、虎鼻、鹰爪、鹿角、猫耳、虾眼、蛇身、金鱼尾等。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10日,村民抬着龙头准备接龙。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10日,村民抬着龙身准备接龙。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10日,村民正在接龙。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新春走基层)广西客家百年围屋上灯 民众祈求添丁添福

中新网柳州2月10日电 题:广西客家百年围屋上灯 民众祈求添丁添福作者 林馨“老人添福又添寿,后生添财又添丁!”新花灯升起,一时锣鼓喧天,舞狮队热闹登场……连日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四连村土垢屯、木岸屯等百年围屋里,村民们正举行传承百年的“上灯节”。“上灯节”是客家文化中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在客家话里,“灯”和“丁”谐音,因此“上灯”就是“添丁”的意思。按客家人的传统,每年“上灯节”买花灯的

“客家首府”——福建长汀引游人

2月9日,游客在古城参观游玩。福建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从唐代至清代一直是历朝历代州、郡、路、府的治所,有着“客家首府”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古韵中透着灵动,满满烟火气的长汀吸引着大批游人。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9日,游客在古城参观游玩。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9日,游客在古城参观游玩。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2月9日,游客在古城参观游玩。中新社记者

(新春见闻)客家乡村狂欢节——“闹春田”

2月9日,时值正月十二,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举行传统的“闹春田”民俗活动。村民们抬着关公像在泥田里奔跑、角力,以此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闹春田”又称“甩泥巴”“走春泥”,有“客家乡村狂欢节”之称,是当地举河村、举林村一年一度的大型客家民俗活动,同时也是一项省级非遗民俗活动,已有数百年历史。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2月9日,时值正月十二,福建省长汀县童坊镇举行传统的“闹春田”民俗活动。村民们抬着关公

(新春见闻)广西百年客家“上灯节”民众祈求添丁添福

2月9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土垢屯,当地客家人举行传统“上灯节”。村民鸣鼓舞狮将五彩缤纷的新花灯从村口迎入祠堂,现场年味浓浓。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上灯即是添丁之意。在祠堂中升起的新花灯,寓意新年宗族能够添丁添福。经过200多年的世代传承和发展,柳江客家上花灯已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为客家“上灯节”现场,吸引民众围观。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图为客家“上灯

福建永定:客家民俗活动“打新婚”热闹上演

2月8日,农历正月十一,一场洋溢着浓郁地方特色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客家民俗活动--“打新婚”,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镇热闹举行。这是当地客家人表孝义、图吉利、维系亲友感情的一种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聚集卢氏宗祠,沉浸式感受这一传承500多年的客家传统魅力。喝醉的“酒醉公”拿着面捶,逐一“打”前一年刚结婚的“新郎官”,从他们的左肩上轻轻滚打而下,再从下滚打上右肩,边滚打,边说些祝愿他们夫妇新婚

看传统服饰文化在东莞焕新!2025年非遗服饰创新展开幕

服饰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审美。2月10日,“华裳莞印,民韵传承——2025年非遗服饰创新展”在东莞文艺空间开幕,秦汉至唐宋再到明清时期的盛世华裳映入眼帘,从传统传承走至创新焕新,非遗技艺与生活时尚交相辉映。南都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由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东莞文学艺术院主办,东莞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特邀蓝宫纪品牌、东莞市青年艺术家黄小东、客家服饰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桃莉联合展出,包含历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