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

对话《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如果一直揣度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一直走不出去”

编者按: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美国圣地亚哥思域剧场的演出落幕后,全场起立,场内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等待着舞者们的“再次谢幕”。这是2025《只此青绿》北美巡演的首场演出。 《只此青绿》取材于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千里江山图》——如何用舞蹈形式来诠释一幅山水画?如何让古人的审美和精神世界与当代人对于文化遗产的探索交错、重合、共鸣?《只此青绿》做到了。自2021年问世以来

评论丨“红山女神”花灯引争议,人们在意的不只是美丑

人们之所以如此在乎一件公共装饰品,背后还有一层潜台词:如果是公共财政埋单的公共品,那么花费的多少和效果的好坏就应取得一致性近日,辽宁朝阳一女神形象的花灯引起热议,有网友认为不如2024年的同款花灯好看。朝阳市双塔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这组花灯的原型应该是文物“红山女神像”,今年的花灯还原度是比较高的。花灯初步安装后,确实是网传的样子,但不是最终的呈现效果。据悉,花灯“红山女神”,创意源于朝阳牛河梁

淘宝公布年度5大丑东西 个性化创造走出同质化竞争

1月15日,2025淘宝丑东西大赛年度5强新鲜出炉。知性套装获得"丑你咋滴奖”,十二生肖灵性摆件获得"丑名远扬奖”,清冷易碎感马桶盖获得"丑味相投奖”,鸿运鸡祥四趾鞋获得"略胜一丑奖”,无比抱枕获得"拔得头丑奖”。据了解,淘宝丑东西大赛已经进行到第五年,每年均由淘宝官方发起,面向全网征集一年来淘宝上涌现的“丑”东西。这类商品的共同特征是在外形上区别于主流审美,有着不拘一格的美感,让许多网友们吐槽“

戏曲创作要尊重大众审美(高峰之路)

老百姓的反应最说明问题。愿意跟着唱,说明老百姓喜欢;能够跟着唱,说明普及程度高。“安万现象”是新大众文艺表现之一,呼唤我们真正把观众的好恶放在心里,积极回应时代对戏曲提出的挑战,通过实事求是和主动作为,让戏曲艺术持续焕发光彩。天生“花脸”看安万,一曲《潼关》震陕甘。连日来,从陕西西安到甘肃平凉、兰州,民间秦腔艺人安万率团演一地火一地,在线上线下掀起阵阵热潮,特别是上万观众在凛冽寒风中与台上演员一起

打磨质量和流量兼具的批评“利器”(锐见)

与传统的文字评论相比,短视频文艺评论天然具有社交属性和用户黏性。它善于感知网友的审美取向和接受心态,往往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快速“吸睛圈粉”。不同于文字表达“四平八稳”“字斟句酌”的特点,短视频文艺评论通常信息量较大,金句频出。有些评论视觉和声音特效丰富,配上影视原声、展演画面,以及弹幕留言、微评截图、表情包等,以高质量文案、高浓缩剧情、高密度剪辑、高清晰画面占据独特“赛道”,赢得观众青睐。比

“晋韵唐风——行书创作专题讨论会”探讨当下行书创作现状

2025年1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书协行书委员会、河北省书协主办的“晋韵唐风——行书创作专题讨论会暨行书书家作品邀请展”在北京雍阳美术馆举行。讨论会围绕当下行书创作现状与未来发展两个议题展开。大家认为,近年来行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创作水平提升,艺术取法日趋多元,崇尚经典成为自觉,显示出对传统经典的深入开掘与较好把握。对于创作中仍然存在的艺术风格同质化、人文精神及素养欠缺、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等问

彰显中华美学:文艺创作的审美追求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重大命题,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古为今用、洋为中

“美意延年——孙成刚贺岁小品展”在日照开幕

近日,“美意延年——孙成刚贺岁小品展”在日照天大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画展,由泰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泰安市美术家协会、日照市美术家协会、日照天大美术馆承办,黄海之眼(日照)酒业有限公司协办。本次活动展品是孙成刚近年来精心创作的花鸟画小幅精品50余幅。这些画,画得轻松自如,虽然着墨不多、尺幅不大,但笔墨精到,情趣盎然,小中见大,充满审美张力,以一种简而新美的个性化图式境象

春晚吉祥物火出圈 “巳升升”身上有哪些文化密码?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官方吉祥物“巳(sì)升升”走红。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巳升升”的形象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教授带领的师生团队共同设计。翻阅近200本书籍、找寻100多种“如意”纹样,“巳升升”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海量调研工作。螺旋形状来源于陕西扶风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银质鎏金如意;从头部的蝙蝠装饰到尾巴点缀的寿字盘长结,通身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