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

“握指成拳”聚合力保障西藏定日地震灾区群众迎接祥和新年

近日,民政和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应急救灾小组将工作重心逐渐转向保障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等重点养老场所,定日县住建部门完成当地城镇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房屋安全评估后,老人们从中心院子里的安置帐篷搬入宿舍。同时,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临近,日喀则财政还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按照习俗,采购青稞酒、牛羊肉、奶渣和糌粑等物资为受灾群众准备年货礼包。记者从日喀则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获悉,截至1月20日20时,地震受灾县安

定日地震丨“温暖小屋”守护震后童真

新华社拉萨1月21日电(记者白少波、刘洲鹏、蒋梦辰)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一顶挂着“温暖小屋”牌子的帐篷内,20多位孩子坐在黄色的折叠椅上,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的动画片。儿童是地震灾害中最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关注儿童心理状况是地震救援的重要一环。21日,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的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妇女发展协会主办的第二期“温暖小屋”关爱项目正在长所乡森嘎村与古荣

定日地震|“温暖小屋”守护震后童真

新华社拉萨1月21日电(记者白少波、刘洲鹏、蒋梦辰)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西藏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一顶挂着“温暖小屋”牌子的帐篷内,20多位孩子坐在黄色的折叠椅上,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屏幕上播放的动画片。儿童是地震灾害中最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关注儿童心理状况是地震救援的重要一环。21日,在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的支持下,西藏自治区妇女发展协会主办的第二期“温暖小屋”关爱项目正在长所乡森嘎村与古荣

搬到安全地 迁进幸福里

“感谢纪委干部跟进监督,让我们搬到安全地,迁进幸福里。”春节将至,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大桥镇田坝村避险搬迁安置点里,村民宋艳华高兴地说。平武县地处川西北山区,易发生地质灾害。2022年11月,该县启动实施“万名群众进城镇”避险搬迁工程,筹措资金4.2739亿元,摸排确定4881户搬迁群众。平武县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协同监督、组地联合督查、地地交叉检查”的方式,针对自建房选址、补助资金拨付、集中安置点基

安徽肥西:居民喜分新房迎新年

1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平河社区居民在新房里张贴福字。当日,平河社区的数百户居民,通过现场审核、抽签、公示等环节,领取安置点新房的钥匙。他们将陆续住进新房,开启新年新生活。陈家乐 摄1月22日,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平河社区居民进行分房抽签抓号。陈家乐 摄 1月22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平河社区安置点内,居民参观自家的新房。陈家乐 摄 1月22日,航拍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高店镇

223套板房已到位 曲洛乡措昂村群众开启搬家模式

总台央视记者 陈昱:在措昂村,223套板房已经全部发放到位,这几天村民陆续在往板房里搬。在措昂村安置点,不断有村民往返于帐篷和板房,收拾东西、搬运家具、布置板房。在村民已经入住的板房外,民警和村干部正在给它们贴上警民联系卡,上面填写了每户人员的基本信息和安置点警务室的联系方式。日喀则市公安局驻曲洛乡措昂村第一书记 卓拉:供水正在弄,每个板房都已经通电了,网也已经都接完了,网线都已经接好了。这两天我

村民老陈搬新家

“快进来,喝杯热茶。”推开入户门,湖南郴州资兴市州门司镇燕窝村村民陈永山热情招呼。客厅里,刚买的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簇新,社区干部送过来的福字装点在墙上,满是新春的喜庆气氛。“老妈好久没住上这样的房子,这几天乐得像个‘小顽童’。”陈永山递茶递糖果,一脸满足。半个月前,陈永山从镇上的一处板房安置点搬到这里。当时,50多岁的他和78岁的母亲在板房里住了4个多月,木床、方桌、电磁炉、取暖器……基本的生活物资

帐篷学校暖意浓(在现场)

“小朋友们,我们选森格桑布当班长,大家同意吗?”简易的讲台上,志愿者姐姐笑脸盈盈。“同意!”台下,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孩子们争先恐后举手。这里是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安置点的一处帐篷学校。目前,抗震救灾工作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定日县部分受灾乡镇和村庄的板房安置点搭建完毕,村民陆续搬入。“我们联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应急心理救援队的专家和志愿者,办起帐篷学校,带着安置点80多个孩子一起画画、

35万件!两部门协调援助的燃料等救灾物资陆续运抵灾区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后,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迅速向灾区调拨棉帐篷、棉衣被、折叠床等4.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及时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爱心企业、基金会等向灾区援助应急食品、御寒保暖物资、老人儿童用品、应急照明灯等35万件救灾物资,目前已全部运抵灾区,正有序发往各集中安置点和受灾群众手中。随着救灾工作转入安置重建阶段,根据灾区高原高海拔气候寒

新春走基层·风雪高原行 | 板房夜话

新华社拉萨1月29日电(记者洛登、格桑朗杰、洛卓嘉措)暮色四合,远处山脉渐渐朦胧,星光点点,映照朋曲河谷。野江村安置点内,缕缕炊烟升腾,束束灯火闪烁,米玛老人和家人迎来一次特殊的“古突”夜。28日,正值农历除夕,全国各地万家团圆之际,西南边陲的西藏定日县野江村安置点,也迎来日喀则农家新年“古突”夜。藏语中,“古突”的“古”意为九,“突”为面食,是一种藏式面粥。内有牛肉、羊肉、人参果、奶渣等九种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