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

终于轮到美国喊疼了!特朗普得偿所愿,我外长将亲自赴美主持大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签署了一项最新行政命令,暂时将继续允许来自中国的低成本产品包裹免关税进入美国。这项最新行政令暂时推翻了他2月1日对华加征关税决定中的部分条款。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当时这份行政令中还取消了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邮政(USPS)曾宣布,从当日起暂停接收

安理会通过涉乌克兰问题决议 呼吁立即结束冲突

中新社联合国2月24日电 (记者 王帆)联合国安理会24日以1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实现持久和平。这项决议草案由美国提出,与早些时候美国在联大紧急特别会议上提出的决议草案内容一致。在安理会表决中,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0国投了赞成票,英国、法国、斯洛文尼亚等5国投了弃权票,草案获得通过,成为安理会第2774号决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

原创 局势升级!联合国展开激烈交锋,中美立场罕见一致,俄却一票否决

据人民日报消息,苏丹冲突延宕至今已超过19个月,在这期间,苏丹平民持续深陷战火之中,伤亡数字不断攀升,人道形势也愈发严峻,这一状况令人十分担忧。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表示,中方支持尽快实现停火止战以保护苏丹平民,推动局势降温降级。基于这样的立场,中方对相关决议草案投了赞成票。同时,中方还呼吁苏丹冲突各方要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考量,停止敌对行为,切实履行在沙特阿拉伯吉达达成的协议里关于保护平民等各项

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南苏丹局势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提供支持

【联合国安理会审议南苏丹局势 中方呼吁国际社会继续提供支持】财联社2月6日电,联合国安理会当地时间2月5日审议南苏丹局势,就政治、安全、经济、人道等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建议。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表示,国际社会应从有序推进政治过渡、维护国家和平稳定和应对人道主义挑战三个方面,继续向南苏丹提供支持,促进南苏丹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傅聪指出,南苏丹政治进程即将进入新的过渡期。

联大和安理会24日将开会讨论乌克兰局势

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将于当地时间24日分别召开会议,讨论当前乌克兰局势。联合国大会定于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时(也就是北京时间24日23时)恢复召开关于乌克兰局势的第11次紧急特别会议,本次会议上将表决有关决议草案。此外,联合国安理会定于当地时间24日15时(也就是北京时间25日凌晨4点)召开会议,讨论乌克兰局势。匈外长称将支持美国涉乌联大决议草案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称,

只剩4天,安理会吵起来了,美代表逼中国妥协,中方当场把话说的很重

据中新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朝核问题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出席会议时表示,美国代表在发言中对中方进行污蔑和抹黑,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绝不接受。耿爽说,长期以来,中方始终采取慎重、负责、建设性的态度,始终从朝鲜半岛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作出判断、制定政策,始终致力于以实际行动维护半岛和平稳定、缓和半岛局势。中方的诚意、努力与贡献不容质疑,不容歪曲,不容抹杀。美国驻联合国副代表伍德(资料图)

中国代表:努力推动安理会重视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

新华社联合国2月3日电(记者施春)中国从2月1日起担任联合国安理会2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3日举行记者会介绍中方就任轮值主席国期间的工作,表示将努力推动安理会重视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傅聪表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安理会分裂与对抗取代团结与合作、在重大安全危机面前无所作为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在此背景下,中方倡议安理会于2月18日举行“践行多边主义,

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在伦敦举行

新华社伦敦2月13日电(记者孙晓玲 赵修知)当地时间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伦敦同英国外交大臣拉米举行第十次中英战略对话。王毅表示,去年11月,习近平主席和斯塔默首相成功会晤,为中英关系改善发展明确了方向,注入了动力。两国各领域交往和机制性对话相继重启,合作成果逐步显现,提振了社会各界信心,也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事实证明,中英加强对话合作是正确的选择,符合双方利益,顺应世界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美国涉乌决议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提出的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表决中,中国、美国与俄罗斯在内的10个国家投赞成票,5票弃权,决议获得通过。据了解,美国在安理会提出的决议与早些时候在联大提出的决议草案一致,即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进一步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实现持久和平。法国、英国、希腊曾要求推迟至25日下午表决表决前,法国、英国和希腊要求安理会推迟表决美国提出的关于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