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

特鲁多辞职,特朗普迅速补刀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月6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表讲话,宣布辞去自由党领袖一职。特鲁多宣布辞职后,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评论。他再次将加拿大称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称特鲁多辞职是因为“加拿大依赖美国的补贴维持生计”。 “许多加拿大人喜欢成为美国第51个州。美国不能再忍受加拿大维持生存所需要的巨额贸易赤字和补贴。特鲁多知道这一点,于是辞职了。”特朗普还声称,如果加拿大与美国合

拒绝出席G20外长会 威胁切断对南非援助 美国做法有损全球多边合作

美国与南非关系近期出现紧张态势。本月2日,美国总统以南非政府近期通过新的土地《征用法案》为由,宣布将对此采取行动。在全面调查完成之前,他将“切断对南非的所有资助”。5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又通过社交媒体宣布,他将不会出席在本月晚些时候在南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本月3日表示,南非政府没有没收任何土地,政府近期通过的《征用法案》符合南非宪法规定,其目的在于确保南非公民以公平、公正的方

恒指高位回调空头相对克制 特朗普关税威胁冲击显现|港股风向标

财联社2月11日讯(编辑 冯轶)今日港股三大指数高开低走,尾盘跌幅有所扩大。截至收盘,恒生科技指数跌2.73%,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下跌1.06%及1.31%。 我们来看今日市场热点:恒指高开低走迎来回调,空头短线相对克制;DeepSeek热潮降温,特朗普关税威胁冲击显现;美联储降息放缓压制港股流动性,机构看多科技消费及高息股。【恒指高开低走迎来回调 空头短线相对克制】盘面上,今日核心科技股全线

美国威胁乌克兰:不签协议就“断网”!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说,美方希望尽快与乌克兰签署开发乌方矿产的协议,从而收回“为乌克兰花费的4到5千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谈判代表近日威胁乌方,如不尽快签署协议,美方将禁止乌方继续使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特朗普21日在白宫就乌克兰问题说,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得很好”,但与乌克兰“谈得不太好”,乌克兰“什么牌都没有,却表现得很强硬”。就与乌方签署矿产协议一事,特朗普

原创 顾不上破船了,一觉醒来,菲政坛“大地震”!杜特尔特还藏了一个杀招

综合路透社、菲律宾拉普勒新闻网近期报道,马科斯当天发布了一段面向全国的、措辞强硬的视频声明。“过去几天我们听到的言论令人不安,不仅有持续不断的谩骂,还有威胁杀人的言辞。”他说,“如果连谋杀总统的计划都显得如此容易,那普通菲律宾人岂不更甚?这种犯罪企图不能被允许发生,我将与之斗争。”马科斯强调要维护法治,“作为行政部门的首脑的我,以及所有政府官员,都有义务遵守并捍卫宪法和法律”。尽管此前已经有多种迹

遭司机持刀威胁!深夜通报

近日,有乘客在网上反映“海南乘车遭司机多次涨价,因拒绝付钱被司机持刀威胁”,引发广泛关注。今天(2月22日)2时许,“乐东微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针对网传“海南乘车遭司机多次涨价,拒绝付钱被持刀威胁”一事,乐东黎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经查, 涉事司机李某非法运营搭载乘客从五指山市至乐东县,途中因目的地变换产生车费纠纷,进而持刀威胁。目前,涉事司机李某已被抓获,案件

半月提了2次!美国想合并加拿大成“第51个州”,特朗普要来真的

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在其自家创立的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中发表帖子,“没人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每年要向加拿大补贴超过 100,000,000 加元?根本没有意义!”特朗普对加拿大的讽刺并不令人意外,因为他在任期内就曾多次表达过类似观点。如今,特朗普的不满似乎已经走到了顶,他甚至屡次向加拿大的领导人提出:“你来当我们美国的第51个州吧!”那边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曾经的兄弟还在打得不可开

伊朗不会在“压力、威胁或制裁”下进行谈判

据新华社德黑兰2月25日电 (记者陈霄、沙达提)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25日表示,伊朗不会在“压力、威胁或制裁”下进行谈判。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报道,阿拉格齐当天与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举行会谈。阿拉格齐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说,伊朗正在就伊朗核计划与俄罗斯进行“非常密切的磋商”。伊朗不会在“压力、威胁或制裁”下进行谈判。只要美国继续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伊朗与美国就不可能就核问

顾不上破船了,一觉醒来,菲政坛“大地震”!杜特尔特还藏了一个杀招

综合路透社、菲律宾拉普勒新闻网近期报道,马科斯当天发布了一段面向全国的、措辞强硬的视频声明。“过去几天我们听到的言论令人不安,不仅有持续不断的谩骂,还有威胁杀人的言辞。”他说,“如果连谋杀总统的计划都显得如此容易,那普通菲律宾人岂不更甚?这种犯罪企图不能被允许发生,我将与之斗争。”马科斯强调要维护法治,“作为行政部门的首脑的我,以及所有政府官员,都有义务遵守并捍卫宪法和法律”。尽管此前已经有多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