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娲补天”开始:神话告诉我们什么? 神话是什么?我九岁妹妹的回答是“很久以前的故事,有神仙鬼怪,不过都是假的。”我想这完全可以作为分析神话的起点。许多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如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哪吒闹海,都符合这一定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找出很多例外,比如神农尝百草似乎不完全是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好像没有神仙鬼怪,而梁祝化蝶似乎也不是上古时期的故事。尽管如此,我还是会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定义,因为其用一个清晰的标准,划出了“神话”范围,且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10 浏览
汉代神兽|汉代文物中的神蛇图像 嘉兹灵蛇,上腾云霄。蛇乃神兽的观念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比如十二生肖的文化意识出现在先秦时期,其中蛇的位置属于巳。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以巳配蟲,孔家坡汉简《日书》以巳配虫,所谓蟲、虫应即蛇,后来人们正是以巳配蛇。汉代是神兽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这时的蛇又有哪些艺术表现?有什么样的象征含义,承载了人们哪些愿景与诉求呢?中原神蛇图像的分类汉代神蛇图像在中原地区有突出表现,按照蛇图像的组合方式、造型特点,我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到国博感受春天的气息 唐代彩绘生肖龙陶俑(左)、蛇陶俑。 杜建坡摄展厅一角。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春节假期,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气火热。正在这里举办的“四海一堂春——乙巳蛇年新春文化展”通过丰富多彩的文物展示和互动体验,向观众传递新春的美好祝福,多角度展现春节深厚的文化意蕴。“这是一个关于春天、关于希望的展览。”此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诸葛英良说,展览分为“景星庆云至,天授人和时”“乾坤万象和,山固寿无疆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古人对蛇的尊重与崇拜,都凝结在了这些文物上 伏羲、女娲被后世尊奉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实际上,女娲的形象早于伏羲出现,她生逢天地初开的时代,世间尚无人类,于是才有了炼石补天和抟土造人。作为母系氏族时代的象征,她最早的形象是蛙,代表了原始的生殖崇拜。尽管伏羲出现的时间晚,但他创造出八卦推演、书写记事和制礼作乐的伟大功绩,是人类社会发展至父系氏族时代的象征。当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伏羲的地位超过了女娲,为了能与伏羲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女娲便有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久其软件:基于女娲GPT已开发了多个领域与行业化智能体 【久其软件:基于女娲GPT已开发了多个领域与行业化智能体】财联社2月5日电,久其软件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自研开发的久其女娲GPT属于AI底座能力平台。目前,公司基于女娲GPT已开发了多个领域与行业化智能体,助力政企客户快速接入大模型、连接业务、调优、快速应用,降低大模型应用门槛,并解决业务系统融合等应用难题。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谚语里的年俗丨三六九,朝外走 编者按:蛇年新春将至,阖家团圆的氛围弥漫在大街小巷。“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当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那些朗朗上口的谚语,简单却富有韵律,浓缩着特定的年俗活动。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推出“谚语里的年俗”全媒专栏,在熟悉的谚语中,深入挖掘谚语背后的年俗渊源,感受先辈们对生活的理解与对新年的祈愿,重新认识历久弥新的年俗传统。“过年不扮玩,等于没过年”。在山东一些地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乙巳蛇年知多少,你都知道哪些与蛇有关的神话? 今天,我们要说说中国神话故事里的蛇。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中,蛇的形象丰富,既象征着祥瑞与智慧,也被赋予神秘的力量。你都知道哪些与蛇有关的神话?最著名的肯定是伏羲女娲了。据《山海经》和《楚辞》里描述,伏羲与女娲作为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创八卦、定婚姻,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他们被描绘为人首蛇身,蛇身代表着生命力与宇宙秩序。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的形象,体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对生命起源的思考。说到《山海经》,还有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蛇年说蛇丨从战战兢兢的“无它乎?”到把蛇元素融入诸多文物 古人曾有一句流行甚久的打招呼专用语——“无它乎?”“它”就是蛇。“无它”即“无蛇”。古代汉语里常把“它”作为“蛇”的本字,从甲骨文里更可以看出蛇的形体。“没有蛇吧?”这句战战兢兢的问好,相当于后世的“别来无恙”,根源于当时人们原始的生活条件——“上世居处草野,虫蛇为患,人恒苦之”。蛇类大约出现于1.5亿年前,其蜿蜒行迹遍布世界各地。人类先民们对这种爬行生物无比熟悉,并带着恐惧又敬畏的心情,把它的形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正月初七为啥叫“人日”?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阴历正月初七也被称为“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为啥称为“人日”?传说中,女娲在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正月初七是女娲创世神话的“人日”,也就是人类的诞辰日。古代传统认为,正月初七作为人的生日,人应该好好待在家里,因此,人日这天不出远门,不走亲串友,一家人在家团聚,而远方归家的游子要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灵蛇献瑞:中国文物与历史里的蛇文化 2025年,岁在乙巳,生肖为蛇。蛇文化伴随着人类历史文明的发端与进展,以琳琅满目,交相生辉的文化面相遍布世界各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象征意义。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纷纷推出蛇年主题文物展,讲述蛇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整理深藏于博物馆的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蛇主题文物,传递新春美好喜庆寓意。蛇,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