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赫兹波

空天院科研团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

中国日报1月22日电(记者 闫东洁)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陈学权、方广有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该项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光学(Optica)》。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太赫兹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重要应用,在电子信息、文化遗产到生命健康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太赫兹(THz)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

关键技术突破!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研发成功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经过两年攻关,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成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至10太赫兹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是一段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利用的波

空天院科研团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

中国日报1月22日电(记者 闫东洁)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陈学权、方广有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该项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光学(Optica)》。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太赫兹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重要应用,在电子信息、文化遗产到生命健康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太赫兹(THz)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

研制成功!关键技术突破→

据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消息,经过两年攻关,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成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至10太赫兹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是一段还没有被广泛开发利用的波段。它具有

超薄太赫兹电磁波吸收器面世

【超薄太赫兹电磁波吸收器面世】财联社2月13日电,太赫兹波有望成为第六代(6G)移动通信网络的载波。不过,为提高信号传输精度,需要吸收器消除噪音干扰。日本东京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迄今最薄的电磁波吸收器,其能吸收0.1—1太赫兹频率范围内的波。这一成果有望促进6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

研制成功!我国科学家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经过两年攻关,该院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成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一关键技术突破,将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至10太赫兹范围内的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上位于微波和红外线之间,是一段

基于芯片而无需硅透镜,新型太赫兹波系统实现更高辐射功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站日前发布消息称,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芯片的太赫兹放大器-倍增器系统。该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限制,无需硅透镜即可实现更高的辐射功率。太赫兹波长比无线电波更短、频率更高,利用这种波可实现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更精确的医学成像效果和更高分辨率的雷达系统。然而,要在半导体芯片上有效生成太赫兹波很困难。目前生成太赫兹波技术大多采用体积庞大且价格昂贵的硅透镜,否则无法产生足够辐射功率

高精度调控太赫兹波偏振态 我国科研团队取得新突破

记者1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我国科研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新型太赫兹波偏振调制器,可实现对太赫兹波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有助于推动太赫兹波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等领域加速应用。此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陈学权研究员、方广有研究员团队联合南京大学吴敬波教授团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光学》发表。据介绍,太赫兹波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至10太赫

中国科研团队实现太赫兹关键技术突破 助力新一代无线通信等发展

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1月22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该院科研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已成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这项关键技术突破,将助力推动太赫兹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发展和应用,在电子信息、文化遗产、生命健康等领域发挥独特作用。太赫兹多功能宽带偏振调制器。(a)为器件结构示意图;(b)为实验测得的四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