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内,印度官宣2大喜讯,莫迪觉得自己又行了 这段时间,大家的注意力不是被美国的山火吸引了过去,就是被韩国政坛的闹剧分去了神,然而就在这个间隙,印度那边却悄悄地干起了大事,并且在短短的48小时内,就官宣了2大喜讯,着实是打了国际社会一个措手不及。据相关新闻报道,印度海军日前在孟买同时为三艘新舰艇举行了服役仪式,总理莫迪更是亲临现场,进行了一番自信满满的演讲。在发言中,莫迪强调今天服役的这三艘舰艇全都是印度建造的,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他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6 浏览
100万元上太空?国内商业航天公司开售太空旅行“船票”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昨天(24日),国内一家商业航天企业以每张100万元的价格预售了2027年载人飞船亚轨道载人旅行船票。公开销售商业太空载人旅行产品在国内还是新鲜事,这次卖的“船票”会获得什么样的体验?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如何?10月24日,一款名为“亚轨道飞船体验服务太空舱2027年首飞”的商品在某电商平台上架,并在一个电商直播间里以100万元的价格售卖,预售价5万元。记者了解到,这是由国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美国波音公司拟出售部分太空探索业务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据《华尔街日报》2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波音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部分太空探索业务。 有知情人士透露,波音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与美国官方合作的太空探索业务,包括陷入困境的“星际客机”飞船和支持国际空间站运营的项目,但不包括与美国航天局合作研发的下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太空发射系统”。据悉,这是波音新任首席执行官奥特伯格为精简公司、遏制财务亏损战略的一部分,目前尚处于早期计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首次记录遥远“太空合声” 新华社北京/伦敦1月23日电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说:“这项开创性工作打破了国际科学界持续70多年的关于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传统观点,发现了合声波产生的新机制——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据介绍,地球的磁场深入太空,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用艺术“邂逅”科学,模拟月壤、植物航天育种亮相正佳科学馆 新春佳节将至,在广州的繁华闹市中,一座大型“太空趣味实验室”正带领市民游客踏上一场穿越浩瀚星海、探索前沿科学的奇妙之旅。近日,广州正佳科学馆·正佳天文馆全新升级,推出月壤展区,太空玫瑰、太空水稻等一一亮相,用艺术“邂逅”科学,向公众揭开嫦娥五号月壤以及植物航天育种的神秘面纱,让市民游客在馆中触摸“诗和远方”。模拟月壤:解码城中“微型月球”月壤,不仅是月球基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理想建筑原材料,还催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滞留太空的美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月30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但因技术故障滞留太空的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进行太空行走。太空行走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时43分开始,预计持续约6个半小时。▲资料图据悉,两人在空间站外的任务包括拆除一些退化的无线电通信硬件、为机械臂准备备用关节、收集可能显示轨道实验室外部是否存在微生物的样本等。威廉姆斯和搭档威尔莫尔于去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0 浏览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 据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太空”消息,北京时间2025年1月23日23时3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卫星通信、广播电视、数据传输等业务,并开展相关技术试验验证。 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58次飞行。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中国科学家领衔,世界首次记录“太空合声” 地球磁力线像琴弦一样被宇宙空间带电粒子拨动,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中国科学家领衔团队在23日正式出版的英国学术期刊《自然》发表论文,宣布在世界上首次记录到遥远的“太空合声”。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晋滨说:“这项开创性工作打破了国际科学界持续70多年的关于合声波产生和传播机制的传统观点,发现了合声波产生的新机制——非线性波粒相互作用。” 据介绍,地球的磁场深入太空,磁力线受到宇宙空间带电粒子 军事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7 浏览
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造的功率器件 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和重要保证。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获悉,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了首款国产碳化硅(SiC)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望牵引我国航天电源升级换代。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