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太原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涉及大葱、辣椒、餐饮具

新京报讯 据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近期,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食用农产品、调味品、酒类、肉制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9大类食品134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合格样品126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其中,不合格产品涉及大葱、辣椒、餐饮具等。针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属地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正在按照

山西太原:着力打造“公交+文旅”新业态

近日,太原市首条观光巴士线路正式开通,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太原观光巴士的线路设计经过精心规划,串联了城市的主要景点和地标建筑,车上还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为乘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观光巴士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了解一座城市的独特窗口。作者:张哲、白志斌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考察期间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不断增强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增强太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年间,太原市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各类营造林125万亩,森林质量提升67万亩,所有行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月22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由中国铁建投资集团牵头,中铁十六局、中铁十八局、中铁二十二局、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等16家单位组成联合体投资建设,是山西省重点民生工程。工程线路全长28.737公里,共设车站24座,全部为地下站,线路将主城区与汽车客运西站、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交通枢纽串联起来,是一条贯穿主城区的骨干线。据了解,太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

当日,山西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8.737公里,设车站24座,串联多个铁路、公路及航空枢纽。2月22日,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下元站,一名小朋友展示其领取的通车纪念票卡。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日,参与建设者和乘客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上合影。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日,参与建设者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许坦东街站合影。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日,在太原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

2月22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初期运营。这是太原市开通运营的第二条轨道交通线路,并可与已经开通的太原市轨道交通2号线形成换乘。作为太原市轨道交通线网主骨架线路,这条线路的开通对加快太原市综合能级提升,完善太原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许雄 鄯自力 马薇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一中学开学收723元作业打印费”,太原尖草坪区通报:责令纠正,严肃处理

据微信公众号“尖草坪发布‍‍‍”消息,2月16日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教育体育局发布情况通报: 针对“泰华高级中学开学收取723元作业打印费”一事,经我局调查核实,情况基本属实。网民反映的寒假作业打印费723元、776元、826元(实为836元),实际上分别是该校收取的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习资料印刷费。该项收费没有经过公开、公示程序,收取费用时也没有与家长、学生

痛心!3岁失联男童已不幸身亡

据山西蓝天救援队消息2月18日13时许山西太原一名3岁男童孟某某失联事发后当地相关部门立即组织救援力量进行寻找经彻夜搜寻于2月19日凌晨1时许找到孟某某遗体据媒体记者从太原相关部门获悉初步判断为孟某某玩耍不慎溺水身亡很多溺水事故发生在野外水域包括江河、水库、水塘、溪流、水潭等其危险程度往往超出想象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相关案例11月9日16:30左右,一名六岁的女孩在海南白沙文化公园广场走失。22时

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

2月22日,参与建设者和乘客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上合影。当日,山西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运营。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全长28.737公里,设车站24座,串联多个铁路、公路及航空枢纽。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日,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许坦东街站,工作人员帮助一名老年乘客购票。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日,在太原轨道交通1号线五一广场站,一名小朋友和家长准备乘车。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2月22

水利部:加快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

2月10日,水利部在山西太原召开节约用水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全国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节水制度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节水产业技术支撑更加有力,节水宣传效能不断增强,全社会用水效率持续提升。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大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