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

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宝贵的遗产

大运河:流动的文化、宝贵的遗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中国大运河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公里,对中国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代表,是展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鲜活文化符号。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

一把手访谈丨通州区区长郑皓:提升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能级

“我们不断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能级,全力跑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发展样板的‘加速度’。”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畅谈通州区高质量发展故事,展望新一年的变化。1月17日,北京会议中心,通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皓做客新京报千龙网访谈间。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关键词:绿色发展以厚植经济社会发展“含绿量”提升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含金

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启动生态补水

中新社北京2月20日电 (王一涵 王梦瑶 陈杭)记者20日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北京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水源通过京密引水渠经温榆河向北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标志着2025年度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正式开始。此次生态补水将持续至汛前,通过多水源联合调度,助力古老的大运河连续四年实现全线贯通。北京将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与重点水源优化调度相结合,构建生态补水新格局。此次生态补水将统筹调度密云水库、

“什刹海文创”后海店开业,运河主题文创受热捧

近日,深耕中轴海畔文化底蕴的“什刹海文创”店,在后海东明胡同 11号开设新店。店内推出了一系列以大运河、中轴线等元素为灵感的国潮文创、超萌甜点和节气茶饮。“什刹海文创”品牌首店于2023年在什刹海荷花市场开业,其文创产品立足于什刹海“大运河与中轴线交汇点”的区位特色,用年轻人喜欢的潮流设计方式,充分挖掘西城区“城之源、都之始、河之端”文化内涵,在小红书等平台上深受欢迎。此次在后海开设分店,“什刹海

2分钟,看懂中国大运河2500年故事

3200公里贯通南北2500年时光穿越古今大运河上的舟楫往来见证了它的勃勃生机12件国潮文物道尽运河千年繁荣12件文物承载了大运河的历史记忆曾经繁忙的漕运声声入耳陈述着过往的辉煌大运河滋养着两岸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未来也将绽放新的光彩内容专业指导: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专业负责人、北京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铭文字:王雨莹、潘星月、雷宇、王亦楠、付雅佩、王曦晨、贾亚娟、吴悠

《北上》将播 总导演姚晓峰:白鹿身上有那股劲儿

2月26日,电视剧《北上》正式宣布定档,该剧将于3月3日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并同步于爱奇艺全网独播。作为中宣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项目、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精品扶持项目,该剧由中央电视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爱奇艺、启蒙影业、江苏文投共同出品,江苏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江苏作家、江苏导演、江苏演员,再加上江苏取景拍摄,此番他们相聚于“运河”,将对运河生活的独特感悟,

2025年大运河北京段生态补水启动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田晨旭)2月20日,北京密云水库、怀柔水库通过京密引水渠经温榆河向北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标志着2025年度大运河北京段生态补水正式开始。本次补水将持续至今年汛期前,拟通过多水源联合调度,助力京杭大运河连续四年实现全线贯通。2月20日,北京市密云水库加大出库流量。(受访单位供图)为做好补水工作,北京水务部门将京杭大运河2025年全线贯通补水方案与北京重点水源优化调度相结合,

在保护传承利用中打造“金名片”(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

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环城河北侧为起点,一条笔直的河道由此分出,向着东北方向静静流淌。这条河流,名为汴河,还有一个更加令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大运河泗县段现有河道遗址约47公里,其中运河原始故道约28公里,自泗县环城河北侧向东的5.8公里河道,基本保留了运河的原始风貌特征,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活态运河”中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修筑于隋代的通济渠堤坝被后人称为“隋堤”。千百年来,关

首都博物馆发布2025年展览计划

首都博物馆1月20日发布2025年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展览计划。据介绍,来自海内外的两千多件(组)精品文物将陆续亮相。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