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行丨微视频:创新文化 逐梦星辰大海 想起“嫦娥奔月”,亦想起“嫦娥”揽月。从古代传说,到新时代传奇,从中思考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探寻我国发展的深层动力。创新文化,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从“嫦娥奔月”到“嫦娥”揽月,生动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机勃发的光明未来。上天、钻地、入海,志之所趋,无远弗届。这正是中华民族对星辰大海的最长情告白,也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创新这一民族品质的最直观呈现。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央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汇聚各方力量,共护蔚蓝大海——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汇聚各方力量,共护蔚蓝大海——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新华社记者高敬“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不仅对我们发展旅游业有很大帮助,也是为子孙后代负责。”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党总支书记苏少洪对记者说。生活在因海闻名的三亚,苏少洪长期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他调研发现,我国海域面积广、海岸线长,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较晚,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与美丽中国建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
飒(人世间) 《万宁日月湾》 朱春林绘从北方的冬天抵达海南岛,热感使棉衣成了累赘。要脱下来,脱到与绿色植物平等对话的程度。万宁的热,只在白天,夜晚却是北方秋天般的凉。海风的缘故吧,风声一点点,怕惊扰了这冷意给人的舒展。可以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这刚好的冷和静。万宁排溪村,是个养殖东星斑集中地,夜晚鱼池水循环的声音,让寂静更寂静起来。早晨起床,开门即望一田碧绿,绿色的木瓜挂在树上,左侧的槟榔树映衬右侧椰子的硕大。雅清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历史上的今天|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逝世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2月25日,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隆重举行。3月2日,遵照邓小平同志及其亲属的意愿,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入大海。(澎湃新闻编辑 马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1 浏览
陆行万里,冬探八桂第十一站:东风日产探陆与你一起舌尖逐浪,打卡鲜味扎堆的北海 #陆行万里 第十一站,舌尖逐浪千年渔港 海产琳琅满目与你一起打卡鲜味扎堆的北海,品尝隐匿在大海深处的至鲜美味#陆行万里•冬探八桂#东风日产#探陆#陆行万里#2025广西旅游年通讯员杨忻忻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实拍!鲜灵!日照开春“第一鲜”,上岸啦! 海报新闻记者 陈平平 实习生 魏瑜含 日照报道(张明慷 摄)初春时节,来自大海的馈赠——海鲜又水灵灵地开捕啦日照人又开始提着桶、扛着铲,在湛蓝的海天下开启新年的“海洋盲盒”!今天小编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专属于日照人的初春仪式感。任家台码头牡蛎、扇贝收获季,任家台码头上也呈现出非凡的场景。繁忙的渔港,数十米的起重机将新鲜的海鲜吊运上岸。理货场上,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挑选、清洗和打包……任家台码头的海鲜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为圆5岁抗癌女孩大海梦,山航把飞机“拉”了过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晨 刘志坤坐在轮椅上的5岁小女孩西西,曾是一名患癌儿童。在好心人的接力下,2月19日一早,西西和家人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乘坐飞机,飞往海南,开启她看看大海的心愿之旅。所要搭乘的山东航空公司的航班,原本停靠在远机位,这对坐轮椅的西西来说十分不便。值机柜台的工作人员发现西西的特殊情况后,主动与机场沟通协调,将飞机“拉”到了靠近廊桥的机位。这趟心愿之旅上,爱心不断涌现。西西终于看到了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没有无法抵达的彼岸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旺代环球帆船赛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要求参赛者独自驾驶帆船绕地球航行,中途不停靠、无外援和补给。从1989年赛事创办至2024年,仅有84人成功完赛。2024年11月,该赛事迎来第一位中国船长。法国当地时间2月18日8时08分,徐京坤历经99天,成为第一百位完成该赛事的船长,也是历史上首位完赛的中国船长。本版邀请他回顾这段艰辛而浪漫的旅程,与读者分享这首勇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第41次南极考察|记者手记:大海捞“珠” 新华社“雪龙2”号2月27日电 记者手记:大海捞“珠”新华社记者黄韬铭 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光粼粼。阿蒙森海湛蓝澄澈,洁白的浮冰似拼图般点缀其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找到了!”水手耿冬第一个发现,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大海捞“珠” 考察队员使用小艇回收生态潜标。 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摄船时下午3时,“雪龙2”号驾驶台格外热闹。考察队员们三三两两站在窗边,举着望远镜极目远眺。“抢”不到望远镜的队员则掏出手机,瞪大眼睛,放大相机倍数,努力寻找着什么。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出去,天空一碧如洗,阳光明晃晃地照在海面,波光粼粼。阿蒙森海湛蓝澄澈,洁白的浮冰似拼图般点缀其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找到了!”水手耿冬第一个发现,语气兴奋。“在船的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