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乐:和风暖春土 瓜农田间忙 春风和煦,河北省新乐市的瓜农抢抓农时,开始种植大棚甜瓜、西瓜。据介绍,该市今年预计种植甜瓜、西瓜等瓜果6万余亩。2月20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的农民在嫁接西瓜秧苗。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2月20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小流村国峰西瓜合作社的社员在大棚内管护西瓜秧苗。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2月20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的农民在管护准备栽植的甜瓜秧苗。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2月20日,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第一书记助推曲阜市石门山镇草莓产业 铺就群众增收致富路 大众网记者 朱铜辉 通讯员 刘康 济宁报道近年来,曲阜市石门山镇屈家村依托草莓产业基础优势,搭建草莓种植、种苗培育、生态观光融合产业链,探索发展草莓种苗培育新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着力实现从种植优质草莓到培育优质种苗的升级转变,促进当地农业发展、村民致富。挑选草莓苗(资料图)每到这个季节,石门山镇屈家村就迎来了草莓的丰收季,大棚内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在藤蔓之间,或是红润如玉,或是粉白 新闻 2025年03月02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草莓“甜蜜”上市 邂逅“莓”好时光 中新网晋城1月17日电 (杨佩佩 李金莎)寒冬腊月,在山西晋城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村梨之韵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内,入冬后的头茬草莓如同一颗颗红宝石陆续成熟,“甜蜜”上市,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邂逅冬日“莓”好时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邂逅冬日“莓”好时光。 文环 摄 17日,走进草莓大棚,暖意融融,一颗颗新鲜的草莓在绿叶的映衬下,红嫩娇艳,十分诱人。游客们手拿盒子,穿梭在一茬茬草莓间,一边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2 浏览
蓄滞洪区里蹚出致富路(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年货大集人群熙攘,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沿着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热闹喜庆的中心街,向西穿过六埠新桥,便是东淀蓄滞洪区。立春刚过,南面的稻田正准备翻土播种,北面的麦田已有绿油油的青苗从泥土里探出头来,这是去年秋天种下的冬小麦。“每年雨水最多的时候是7、8月,冬小麦9、10月播种,来年5、6月收获,恰好避开汛期。”村党委书记郝庆水说。80岁的老村支书张向和说:“大清河、子牙河、独流减河交汇的地界儿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苗”起秦巴绘新卷 二月的秦巴山区,似乎少了些料峭春寒,暖阳肆意地铺满烟区大地。此刻的育苗大棚,正在孕育着新的致富希望和向上未来。走进湖北省竹山县楼台乡官坪集中育苗大棚,干净整齐的育苗浮盘像一位位整装待发的戍边战士,均匀地铺满大棚苗池,浮盘孔里都藏匿着包衣种子,此刻的它们跃跃欲试,为破土成为健壮烟苗蓄积着力量。据了解,今年这所集中育苗大棚可是承载着“科技狠活”,因为前不久在这里召开了全县烟叶育苗视频现场调度会,这是全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山西高平建宁乡——引才留才促产业发展(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大年初三,远处鞭炮声声,屋内花灯生产有条不紊。在山西省高平市建宁乡郭庄村的集体花灯车间里,村民已经复工赶制元宵花灯。“一对花灯能卖几百元,元宵节前卖个上千对不成问题!”郭庄村党支部书记杨文广说。“刚摘的,尝尝!”在种植大棚里,杨文广将一颗西红柿递给记者。一口咬下,清凉且带着鲜甜。“春节每斤能卖到2元多,一个大棚就是好几万元的集体收入。”翻起账本,老杨有点得意。老杨的得意,来得并不容易。十几年前的郭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
鱼台反季龙虾抢“鲜”上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夫稳 通讯员 李英华 王源清晨8点,春寒料峭,室外温度还在零度左右,但在鱼台源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龙虾养殖大棚里,却温暖如春。公司负责人金凯正在忙着倒地笼,他将之前放置在龙虾池内的地笼缓缓拉起,一个个膘肥体壮的小龙虾也露出了水面,规格都是在3钱到6钱左右,正是品尝的好时候。传统意义上,小龙虾被视为夏季的应季美食。然而,鱼台源绿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养殖技术正在打破并改变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辣椒每天出货2万斤,枣阳时令蔬菜为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极目新闻通讯员 马礼明 谢怀毅在湖北枣阳市随阳管理区的蔬菜种植基地,一条条翠绿细长的螺丝椒在细线牵挂的椒枝上交错下垂,一颗颗圆小鲜红的圣女果挤满枝头,村民们动作娴熟地采摘、筛检、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蔬菜基地鸟瞰图2024年来,枣阳市随阳管理区积极探索新兴农业产业振兴之路,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以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模式,不仅丰富了周边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更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为乡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7 浏览
甘肃定西:小蘑菇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时下,走进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武当乡远门村的蘑菇大棚,一朵朵蘑菇从菌包中俏皮地探出脑袋,宛如春日里竞相绽放的花朵,充满了盎然生机。灰白色的菌柄纤细而坚韧,稳稳地撑起伞状的菌盖,恰似一把把小巧精致的“小灰伞”,在大棚的微光下,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长势十分喜人。近年来,漳县利用其生态优势和资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探索生态与产业融合的新路径。蘑菇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得到大力培育和发展。其中菌菜产业是促进增收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