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如何保护耳朵?如何正确使用耳机?这些问题值得关注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耳朵是人类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也是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哪些不良习惯会使听力受损?年轻人如何正确使用耳机?老年人怎样及时发现和干预听力问题……针对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版约请记者进行采访。——编 者   老年人听力问题,要及早干预本报记者 孙 超“我的耳朵一到晚上睡觉就嗡嗡的响,您帮我看看怎么回事?”3月1日下午,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中

一位听不到声音的脑肿瘤患儿教给我的那些事|医学的温度

作为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是在指导病人如何开展诊疗,却未曾想,病人的经历,也常常启发我们思考,帮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医患关系背后的世界。还记得有一位叫做小智的患儿,他今年15岁。这是一位脸色有点苍白的孩子,身形消瘦,更显得他眼睛大大的。他带着几分稚嫩,还有几分神气,看起来倒像只有10岁左右的样子。小智是我2024年8月在华山医院全科规培轮转以来遇到的年龄最小的脑肿瘤患者。因为这个肿瘤,在本该和

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AI声音滥用现象调查

亲耳听到的就是真的吗?未必。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AI声音滥用不时发生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以“AI克隆声音”

那些常年戴耳机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在现代社会,耳机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标配”。无论是通勤路上、学习工作时,还是运动休闲时,耳机都能为我们创造一个专属的音频世界。然而,常年戴耳机真的安全吗?一、长期戴耳机的危害听力受损长期使用耳机,尤其是音量过大时,会对听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声音通过耳膜、听小骨传导到内耳的耳蜗毛细胞,毛细胞将震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然而,过大的音量会导致耳膜和听小骨剧烈震动,损伤耳蜗毛细胞。这些毛细胞属于神经细

人民要在治理过程中“在场”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接诉即办纪录电影《您的声音》正在热映,影片生动立体展示了北京城市治理的创新实践。许多市民透过大荧幕重温城市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近距离感受基层工作者的付出后对其多了一份理解支持。(一)有事就找12345,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的日常习惯。这套扎实的工作机制,串联起了基层治理的大事小情,生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正如导演徐洁勤所言,这部影片“没有‘演员’,也没有预先设计的

两会声音|青岛市人大代表刘华明:在博物馆增设无障碍体验设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雅洁 杨雪在今年青岛两会期间,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理事,山东省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山东海川司法鉴定中心党支部书记刘华明带来了《关于打造青岛市无障碍体验博物馆的建议》。他建议在青岛市博物馆内打造集展示、教育、体验于一体的无障碍区域,其中建设内容应包括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卫生间、触觉导览系统、听觉辅助设备、亲子空间,还可以定期举办特殊群体专属活动。随着社会文明的

12345热线串起民生故事 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即将全国公映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并联合出品的接诉即办主题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将于2月18日在全国公映。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公映启动仪式上,现场观影的业界专家从不同角度给予影片高度评价。纪录电影《您的声音》创新采用“浸入式”拍摄手法,真实记录基层话务员、社区工作者与政府职能部门在解决市民诉求过程中的有关故事。通过北京“12345”热线工单的流转轨迹,串联起12345话务大厅、街道网格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现场等多个

曝太阳内部出现不和谐声音主帅将比尔弩机撤下先发

北京时间2025年1月6日,名记Haynes报道了菲尼克斯太阳队内的一些情况。据悉,太阳内部出现了“紧张氛围”。一些角色球队对自己的定位感到很迷茫,也对球队对自己的使用方法感到困惑。另外,据了解太阳将调整他们的首发阵容,比尔和努尔基奇将去替补,普拉姆利和新秀瑞安-邓恩上先发。这样一来,他们的先发阵容为:琼斯、布克、杜兰特、邓恩和普拉姆利。太阳近期还陷入了巴特勒交易风波,这或许也是队内动荡的另一诱因

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AI声音滥用现象调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亲耳听到的就是真的吗?未必。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