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

​公募基金四季报出炉,寒武纪成多位明星基金经理新进重仓股

红星资本局1月22日消息,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陆续披露。备受市场关注的百亿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思路也公之于众。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在去年四季度市场高位震荡调整的背景下,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在三季度末略有回升后,四季度末再度下滑。除了调仓思路外,基金经理们也在季报中表达了对中长期资本市场的看好。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4年的头号“大牛股”,寒武纪(688256.SH)在四季度末晋升为公

张坤布局港股新动向 为何钟情这类资产与行业?

财联社1月21日讯(编辑胡家荣)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张坤在今日早些时间公布旗下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和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这两个QDII产品的报告,其中互联网仍是他的心头肉。 首先来看一下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QDII)的持仓。在互联网科技行业中,腾讯控股持仓比例上升,阿里巴巴-W持仓比例下降,凸显出基金经理对两家互联网巨头不同的市场预期。腾讯在社交、游戏及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使其更受青睐;而阿里巴巴受行业

年度绩优基金经理雷志勇、王晓川、雷涛对哪些个股押重注?答案揭晓

财联社1月21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管产品去年斩获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十,多位绩优基金经理披露最新持仓。1月21日,雷志勇管理的大摩数字经济、王晓川管理的银华数字经济,以及雷涛、陆阳、揭诗琪共同管理的德邦鑫星价值披露2024年四季报。在上一季度,3只产品的股票仓位环比持平或出现下降,股票仓位下降最多的1只减少了20个百分点左右。上述产品中,大摩数字经济将中际旭创加仓至头号重仓股;德邦鑫星价值也加仓中

多位基金经理显见加仓动作,刘格菘、傅鹏博、雷志勇等在列,明确看多做多

财联社1月22日讯(记者 李迪)近期股市震荡持续,而刚刚公布的多份基金四季报却传递了一些积极信号。 去年四季度末,傅鹏博、饶刚等基金经理的所管基金股票仓位有所提升,还有基金将股票仓位从二成仓大幅提升到八成仓。还有多名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表示看好A股后市的投资机会。有基金经理计划寻找结构性机会,还有基金经理预计股市未来或将震荡向上,也有基金经理明确指出权益资产值得重点配置。多只基金去年四季度加仓最新四

赵诣调仓:应流股份、德业股份新晋前十大重仓股,关注AI投资机会

财联社1月22日讯(记者 沈述红)1月22日,知名基金经理赵诣执掌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发布2024年度四季报。数据显示,受益于2024年9月末的上涨,该产品全年收益转正。相比于2024年三季度,应流股份、德业股份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快手、福莱特、福莱特玻璃(港股)则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行列。赵诣表示,整体上仍然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二是能走出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

泉果四位知名基金经理调仓路径显现,各如何看后市?

四位主动权益型基金经理也在四季报中提到了去年的投资感悟以及对2025年的展望。如知名基金经理赵诣表示,整体上仍然关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术进步带来需求提升的方向;二是能走出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领域;三是国产替代、补短板的方向,尤其是以航空发动机、国产算力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四是有新增需求的方向,比如低空经济和AI应用。孙伟也在泉果消费机遇的首份季报中表示,得益于“两重”“两新”政策的加力和

公私募债市投资策略求变,可转债成必争之地

“环境变了,打法也要变。”站在2025年的起点,许多债券基金经理发出这样的感慨。去年10月以来,无风险收益率之锚的快速变化让债券投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如何做好资产配置、穿越低利率周期是今年资管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顺势而为、主动求变是公私募基金新一年债券投资的关键词。基金经理普遍认为,可转债是今年重要的配置方向,在权益类资产性价比愈发凸显的当下,其潜在收益值得关注。(上海证券报

吴清:强化基金公司高管、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利益的绑定,将进一步降低公募销售费率

1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公募基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买方力量,要通过专业投资服务帮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整体上保持了稳健发展的态势,公募基金总规模从2019年的13万亿元,到去年底达到了33万亿元。其中,以股票投资为主的这样的权益类的基金规模,从2

知名基金经理曹名长卸任全部在管产品 蓝小康等价值组基金经理团队接棒

【知名基金经理曹名长卸任全部在管产品 蓝小康等价值组基金经理团队接棒】财联社1月17日电,中欧基金发布公告,曹名长因个人原因自即日起卸任中欧价值发现、中欧潜力价值、中欧成长优选、中欧恒利四只产品的基金经理,并由同样来自价值组的蓝小康、罗佳明、沈悦等基金经理团队接任管理。据了解,这四只产品均采用“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进行团队化运作管理,此次调整后将由原共管基金经理继续管理,实现产品平稳交接。中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