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建议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 教育部回应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消息,有网民建议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教育部回应。辽宁省某高校电气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李**”说:现在学习科学理论知识容易,但想通过实验平台验证自己所想的假设很难,没有实验平台就无法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为活用高校实验设施,激发创新潜力,建议:一是高校实验平台面向社会有偿开放。开发上线小程序,方便高校师生、企业和社会个人预约使用实验室,对企业和社会个人可按使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Canalys:2025年全球云服务支出预计增长19% 【Canalys:2025年全球云服务支出预计增长19%】财联社2月21日电,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0%,达到860亿美元。2024年全年,云支出同比增长20%,从2023年的2677亿美元增至2024年的3213亿美元。AI模型的快速扩展成为这一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加速了云计算的普及。到2024年下半年,主要云厂商纷纷报告AI投资带来的显著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4 浏览
华为董事长梁华:广东需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 2月5日,蛇年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作为首个企业家代表,围绕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创新发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华。南都记者徐杰 摄“广东省5G基站超过40万,光网基础设施具备为上亿用户提供千兆接入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速产业融合创新,释放网络潜力。”梁华在讲话中表示,广东应发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加速能力变现形成生产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32 浏览
中国三部门支持农村地区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4日宣布,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上述三部门将根据地方当前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充换电设施发展状况及未来潜力等因素,分配省级试点县名额。其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份将获得1到4个不等名额。根据考核结果,这些试点县将获得金额不等的奖励资金 新闻 2025年02月2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国际论坛) 非中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助力非洲国家工业化及现代化,是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拥抱非洲大市场的生动体现。非中经贸合作的拓展和深化将给非洲带来重大机遇,也将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球瞩目。从新能源汽车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再到人形机器人,中国产品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创新活力与潜力。中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字节跳动准备120亿美元投资AI基础设施?官方否认 【字节跳动准备120亿美元投资AI基础设施?官方否认】财联社1月22日电,有消息称字节跳动今年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超120亿美元,其中为2025年购买AI芯片准备了400亿人民币,是2024年支出的两倍。另计划在海外投资约68亿美元。对此,字节跳动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相关消息并不准确。字节跳动非常重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与投入,但相关预算与规划传闻并不正确。(第一财经) 新闻 2025年01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39 浏览
深圳:2025年将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00亿元 2月2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5年深圳坚持保投产、保续建、促新开、强储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增长8%。深圳将大力推进“两重”建设,优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功能,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300亿元、新型基础设施投资1600亿元。(证券时报)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AIDC基础设施进化论:维谛技术(Vertiv)发布《智算中心基础设施演进白皮书》 在全球AI竞赛的当下,智算中心作为新型生产力引擎,正经历着指数级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算力需求将激增数十倍,而在这片算力红海的背后,制冷作为关系智算中心能否高效节能运行的重要环节,正成为决定智算中心竞争力的隐形战场。面对不同制冷系统的应用,如何选择最优匹配的解决方案,实现智算中心性能强、效率高、节能环保的目标?维谛技术(Vertiv)最新发布的《智算中心基础设施演进白皮书》,基于长期数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发展(国际论坛) 非中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助力非洲国家工业化及现代化,是中国坚定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拥抱非洲大市场的生动体现。非中经贸合作的拓展和深化将给非洲带来重大机遇,也将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全球瞩目。从新能源汽车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再到人形机器人,中国产品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创新活力与潜力。中国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闻 2025年02月24日 0 点赞 0 评论 31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