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

引入DeepSeek 水滴AI客服“保小慧”上线 全年预计提效50%

3月1日,水滴公司将正式上线“水滴水守AI保险专家”升级版及AI客服产品——“保小慧”。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表示,AI大模型正以颠覆性力量重塑保险行业的价值链,这场变革的深度与广度,或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水滴将通过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融合与场景化创新,推动保险服务向“智能驱动”跃迁。水滴公司是保险行业内最早布局AI大模型应用的公司之一,每年投入超过3亿元用于研发,组建了来自清华、北

小米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大定已过10000台

2月28日,小米宣布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小米SU7 Ultra开售2小时,大定过10000台,达成一个关键目标。27日晚,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售价52.99万元起。外观设计方面,小米SU7 Ultra全系标配24K金碳纤维车标。在小米SU7 Max的基础上,小米SU7 Ultra加入了空气动力学套件,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长、宽、高、轴距分别为5115mm、1970mm、1465mm、3

北京亦庄机器人九大标杆场景公开张榜!机器人新身份等你解锁

机器人除了扭秧歌还能干什么?各行各业又需要机器人做哪些实事?2月28日,在北京亦庄“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发布会上,人形机器人“天工”化身发布官,发布一份特殊的招聘启事——北京亦庄机器人九大标杆场景机会清单。高端制造场景需要机器人进厂实训,商业服务领域需要机器人担任“服务员”,教育教学场景需要机器人成为“智能老师”,园林水域领域需要机器人变身“智慧园丁”,医疗康养领需要机器人成为“全能护工”……

上海市浦东新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举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举行】财联社2月28日电,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建交委主办的浦东新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启动仪式2月28日举行。启动仪式上,苏州、南通至浦东的城际空中快线进行了试航,试飞了浦东滨江森林公园至徐汇滨江、吴淞国际邮轮港等航线。浦东新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蓝图正式拉开帷幕。上海市浦东新区建交委主任李树逊表示,浦东新区低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承载着低空交通领域的制度创新

国脉文化:与宇树科技合作属小范围个别产品 面向会展等场景

【国脉文化:与宇树科技合作属小范围个别产品 面向会展等场景】财联社2月28日电,有投资者问,请问子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有哪些内容?国脉文化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属于小范围个别产品的合作,面向会展等应用场景的探索。

北京: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

【北京: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财联社2月28日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基于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基础,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构建通用性强的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可实现任意模态输入输出和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基于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使其具备空间物体感知、环境自主理解、复杂任务规

北京: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

【北京: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财联社2月28日电,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加快推动工业、商业场景规模化落地。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鼓励汽车生产、电子制造、工业焊接、煤炭矿业、商业零售、仓储配送等领域的央国企率先开放一批应用场景,促进场景方和技术方深度融合、联合研

安培龙:用于机器人场景的力矩传感器等正在进行客户技术对接及样品交付验证中

【安培龙:用于机器人场景的力矩传感器等正在进行客户技术对接及样品交付验证中】财联社2月28日电,安培龙(301413.SZ)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研发了基于MEMS压力芯片+玻璃微熔工艺技术的适配于最新一代智驾刹车系统EMB用刹车力传感器,目前已正式收到国内知名公司项目定点,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此外,公司用于机器人场景的单向力传感器及力矩传感器已开发完成,正在进行客户技术对接

北京发布行动计划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围绕具身大小脑模型、具身智能芯片、全身运动控制等方面突破不少于100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具身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基本实现国产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建设世界模型仿真、数据采集、中试验证、场景开放测试等一批新型

北京: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基于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基础,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构建通用性强的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可实现任意模态输入输出和多模态理解与生成。基于多模态基础大模型,研发具身智能“大脑”大模型,使其具备空间物体感知、环境自主理解、复杂任务规划等能力,实现具身智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