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带

以色列安全内阁表决通过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加沙地带(资料图)当地时间17日,以色列安全内阁表决通过加沙地带停火协议。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5日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以色列安全内阁原计划16日就该协议进行投票表决,但随后又决定推迟表决。停火协议将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将于1月19日开始实施,哈马斯将释放33名被扣押人员,以交换以色列释放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协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详细内容将在第一阶段完成后公布。根据加

停火协议分三阶段 执行前景引担忧

当地时间1月17日,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加沙停火协议落实前夕,巴勒斯坦民众聚集领取慈善厨房提供的食物。 IC供图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1月18日说,经加沙停火换俘协议各方和斡旋方协调,该协议将于加沙当地时间19日上午8时30分(格林尼治时间19日上午6时30分)生效。安萨里建议民众保持最大程度谨慎,并等待官方消息的发布。18日凌晨,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证实以政府已批准加沙停火和人员交换

法国反对强迫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行为

新华社巴黎2月5日电(记者唐霁)法国外交部5日发表声明说,法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支持“两国方案”,反对任何强迫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行为。声明说,法国重申,反对任何强迫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的行为,因为这将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巴勒斯坦人合法意愿,也是“两国方案”的重大障碍,更是造成整个地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声明指出,法国将继续致力于落实“两国方案”,这是唯一能够长期保障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

以军从加沙地带内察里姆走廊撤离

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9日电(记者陈君清 冯国芮)据《以色列时报》9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从加沙地带内察里姆走廊撤离。一名以军官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证实,根据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以军当天从加沙地带内察里姆走廊撤离,撤离工作当晚完成。内察里姆走廊长约6公里,是连接加沙地带北部和南部的狭长地带,也是人员和物资进入加沙地带北部的必经之地。以军在本轮巴以冲突中占领这一地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8239人死亡

当地时间13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的军事行动共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加沙医院还接收了从废墟中找到的14具尸体。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823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11676人受伤。(央视新闻)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能否得以维持仍是未知数

当地时间14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公布了15日将释放的以在押人员名单。经过一番波折,哈马斯最终同意继续执行协议,在指定时间交换第六批在押人员。然而,哈马斯与以色列这一番博弈让各方对停火协议是否能顺利执行下去产生了更多担忧。总台记者 梁慧:以色列与哈马斯最终同意进行第六轮被扣押人员交换,这一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事实上在一周前第五轮的被扣押人员交换中,双方就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以

列国鉴·巴勒斯坦丨记者观察:停火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加沙地带未来风雨飘摇

新华社加沙3月1日电(记者黄泽民)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停火已维持一个多月。然而,加沙地带的苦难并未结束。长达15个月的战争留下无数废墟,亟待清理与重建。尽管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可以返乡,但家园早已不复存在。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提出“清空”加沙地带的争议性言论,到各方围绕加沙地带战后治理方案的争论,所有迹象显示:加沙地带未来风雨飘摇。这是2月19日在加沙地带北部拜特哈嫩

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重建工作超出机构能力范围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1日获悉,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称,由于加沙地带各方面生活遭受严重破坏,加沙地带的重建进程已超出了该机构的能力。△当地时间1月21日,人道主义援助卡车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从埃及进入加沙。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一千多辆援助卡车进入加沙地带,该机构的工作量在过去两天里增加了一倍,数千名工作人员正在全力以赴地分发粮食。该机构目前可以帮助恢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