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

新研究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

【新研究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科创板日报》3日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基于视觉学习与机器人技术的交集开发了一个方法,让机器人通过自我观察来完善动作并预测自己的空间运动。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普通2D摄像头拍摄的视频来建立对自己运动的自我意识。该研究团队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

DeepSeek亮出降价“底牌”,545%的利润率意味着什么?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持续五天的“DeepSeek开源周”刚结束,DeepSeek团队就在国内知乎平台注册官方账户,并在3月1日当天发布了第一条动态。这篇最新的帖子首次对外公布模了型的优化技术细节、成本利润率等关键信息。这篇帖子最吸引眼球的一个结论是,按DeepSeek测算,假定GPU租赁成本为2美元/小时,总成本为8.7万美元/天。如果统计包括网页、App和API在内的所

安徽原创大戏《哪吒,别闹了!》即将上演

大皖新闻讯继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后,舞台剧版“哪吒”即将重磅来袭。1日下午,合肥市中心图书馆(鹅馆)的市民讲堂被“三昧真火”点燃。安徽话剧团携原创大戏《哪吒,别闹了!》主创团队空降现场,为即将于3月15日在瑶海大剧院上演的话剧“预热”!黑眼圈版哪吒和变身版哪吒黑眼圈版哪吒和超级赛亚人版哪吒,敖丙和敖光父子齐齐现身,让现场几百位小朋友欢腾不已,鹅馆市民讲堂首秀圆满成功。作为鹅馆的新晋文化场所,

在海洋中由雄性转为雌性后回到河流繁殖,鲥鱼性逆转之谜揭开

通过对帕德玛河、梅克纳河和孟加拉湾六个地区收集的203条鲥鱼样本进行分析,中孟两国联合研究团队发现其中7条样本的生殖组织中同时存在精子和卵子,揭开了鲥鱼的性逆转之谜。当地时间2025年2月27日,孟加拉国贾格纳特大学(JNU)与中国上海海洋大学(SHOU)联合研究团队在达卡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在孟加拉国国鱼——鲥鱼(Tenualosa ilisha)研究领域取得三项突破性成果,这标志着中孟两国在鲥

一胎生三只崽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监测发现最年轻“虎妈”

春意渐回,万物生发。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早就感知到春天气息的虎豹妈妈,开始频频带着幼崽走出密林,沐浴春光。其中有一只编号为136的雌性东北虎,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迄今发现的最年轻的老虎妈妈。最年轻“虎妈”:刚满两岁 编号136画面中,便是这只编号为136号的野生东北虎妈妈,正带着它三只健壮活泼的虎宝宝,出现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监测屏幕中。这也是这胎新生虎崽第一次被监测系统拍摄记录。当国家林草局东北

长江云评 | 青春湖北,正当“燃”!

东风浩荡,万物生长。这个春天,从方寸格子间到工厂车间,从施工现场到科研一线,湖北处处是全力以赴、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青春图景。奋进湖北正当“燃”,活力湖北正澎湃!新兴产业“燃”起来,这Young有信心。湖北的低空经济快速发展创新,不断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微派网络浪潮翻涌,输出爆款产品,在游戏、互动社交等领域屡创奇迹;两点十分动漫因《哪吒2》再度出圈,靠自研技术开疆拓土,托起湖北动漫腾飞的梦

蜡梅和古建筑适配度拉满!跟随记者镜头开启“赏梅”

温暖的南方繁花盛开,而作为北方园林中的“迎春第一花”,北京各大公园的蜡梅也进入最佳观赏期。在颐和园,蜡梅开花率达80%左右,其中,万寿山东麓乐农轩的蜡梅和古建筑相映成趣,成为眼下园区最热门的拍照地。总台记者 魏雨彤:在北京颐和园的乐农轩,放眼望去大片的蜡梅正娇艳绽放。青砖砌墙、石片盖顶与晶莹明艳的蜡梅遥相呼应,很多人都在这里拍出了好看的照片。总台记者 魏雨彤:这里的蜡梅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栽植

香港建筑师李启悠:跨越边界,向往远方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香港建筑师李启悠:跨越边界,向往远方作者 张晓曦 黄欣欣北京北海公园内的仿膳茶社,屋外是朱漆廊柱、红绸灯笼,屋内是木质窗棂、古朴方桌。游客们点上一壶茶,品尝宫廷糕点,享受惬意的下午茶时光。这是始于1925年的中华老字号,2024年经改造后正式亮相,成为北京新晋“网红店”。来自香港的建筑师、野境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李启悠,是这一改造项目的参与者。“仿膳茶社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柑橘“魔法”

中新网长沙3月2日电 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柑橘“魔法”作者 唐小晴 李盈除可鲜食,柑橘还有何用途?能产生多大经济价值?“一个半橘子的果肉做成罐头出口,可售价一美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的答案是:柑橘皮能制陈皮,从柑橘中提取果胶、类黄酮、香精油、辛弗林等活性成分,可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近日,单杨在洞庭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查看中试产品。中新网记者 唐小晴

中国三大院士团队领衔攻关园艺作物种质创新理论与技术

中新网长沙3月2日电 (记者 唐小晴)3月1日,中国茶树、辣椒、柑橘三大园艺作物领域最顶尖的研究团队开启协同创新,旨在快速实现园艺作物分子育种理论和技术突破,让中国在茶、辣椒和柑橘领域的分子育种研究引领世界,加速园艺作物种业创新进程。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岳麓山实验室茶树品种创制中心主任刘仲华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特色园艺作物滋味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启动暨专家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