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唐代民俗如何启迪今天

◎唐山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在长诗《牵牛织女》中,杜甫这样写道,意思是:什么牵牛织女,有谁见过?就是个无聊的传说。杜甫认为,每逢七夕,上至公卿、下至平民都在祷拜,不惜通宵忙碌,毫无意义。柳宗元也持此论,他在《乞巧文》中讽刺道:“观者舞悦,夸谈雷吼。”视七夕的繁华为伪诚、低俗,他更愿钝朴愚直。杜甫、柳宗元不愿被喧闹裹挟,认为民俗活动“无根据”“无意义”“格调不高”。唐代是传

机场博物馆开馆

西部机场博物馆展出的唐代文物陶十二生肖俑(2月26日摄)。在新投运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内,全球首个设置在机场内的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西部机场博物馆2月26日正式开馆。图/新华社

葛承雍丨来通、画缸等来自土库曼斯坦文物的启示

欧亚大陆上,土库曼斯坦是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国家。1948年,考古学家在尼萨古城遗址发现了由象骨制成的大型脚杯“来通”,这种大型来通并不是世俗酒器,而是宗教礼仪使用的祭器、礼器。其次,梅尔夫考古发现被外国学者称之为“四景花瓶”的陶罐,应是唐代杜环记载的“画缸”,为新年节庆时的交换礼品。而中亚提水罐则是挂在水车上提水的器皿,对理解西域陶罐类型很有启发,其用途与使用方法也另有答案。本文通过对三件考古文物的

唐代壁画亮相台中 六年全台巡展进入收官期

中新社台中2月25日电 (记者 杨程晨)2025“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三部曲”25日在台中东海大学举办开幕式。“盛世壁藏”文化特展在全台巡展进入第六个年头,主办方介绍,全系列展出将于此轮展览后收官。截至目前,“盛世壁藏”已在全台举办15场巡展,精选自陕西主要文博机构的馆藏唐代壁画,以高清数字打印作品进行展出。“首部曲”于2020年、2021年举办,主要介绍唐代的皇家威仪、时代风尚、中外交

(新春见闻)广东梅关古道梅花绽放引客来

2月2日,游客游览广东南雄梅关古道景区。梅关古道始建于唐代,连通粤赣两省,曾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近日,梅关古道的梅花进入最佳观赏期,众多游客趁春节假期前往观光游览。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2月2日,广东南雄梅关古道景区,梅花吸引游客。梅关古道始建于唐代,连通粤赣两省,曾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近日,梅关古道的梅花进入最佳观赏期,众多游客趁春节假期前往观光游览。中新社记者 张祥毅 摄2月2日,广东南雄

大地和气暖,二月煮新丝

文|鲍安顺每天到湖畔走走,看了一个冬季的柳,由绿色变成金色,然后短暂落叶,细丝飘飘,在寒风里仍然细柔轻盈。绿色,是柳在一年里的主色调,翠柳生烟,盈目怡心,迷离朦胧。金柳,非常耀眼,却只有几天的辉煌,就烟消云散,在深冬落尽。柳的落叶期很短暂,不到一个月,它又新芽微出,绿意春动。柳在立春后,渐吐新叶,生出翠盈新丝,迷人风光。万物生长,不负春光,那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时。唐代诗人刘

探访甘肃甘谷峭壁之上的大像山石窟

2月27日,记者探访了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城西南处峭壁之上的大像山石窟。航拍视角下,这座渭河流域唯一一尊唐代大佛,躯体宏厚高大,面相庄严。大像山石窟中的佛身高23.3米,肩宽9.5米,位于海拔1516米、高于地面200米的崖窟内。大像山现存洞窟22个,木构建筑15处,有800平方米栈道将各石窟相连,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图为航拍视角下的大像山石窟。戴文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