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据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揭晓。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6个项目入选。专家介绍,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

夜赏 | 这七个遗址入选2024年考古新发现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等六项国内考古项目和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考古项目获评“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石制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线雕骨器。(资料照片)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出土的器物。(资料照片)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资料照片)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出土的刻辞甲骨。(资料照片)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江西景德镇市天后宫出土的白釉瓷盘残片。(资料照片)  考古杂志社供图(新华社发)本报北京2月19日电(记者赵晓霞)“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19日在“

2024考古新发现:古人比你还会“记录生活”

从2002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公布一次年度重大考古成果。“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其中三项,有望找到一些历史谜团的答案。据记载,3000多年前,为避西方族众的攻扰,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率族人迁居到岐山。位于陕西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之间的周原遗址,被认为是古公亶父迁来岐山后周人的活动中心区。持续至2024年,考古队进一步明确周原遗址拥有宫城、小城与大城三座西周城垣,规模之大,彰显着周原遗址

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图①: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第一阶段出土的石制品(资料照片)。  图②: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出土的器物(资料照片)。  图③: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出土的陶器(资料照片)。  图④: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王家嘴一号建筑遗址(资料照片)。  图⑤: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  图⑥:江西景德镇市落马桥清代镇窑遗址(资料照片)。  以上图片均为考古杂志社提供(新华社发)本报北京

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考古项目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载有“秦人”二字的甲骨。王家嘴一号区域。 本组图片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考古项目成功入选。其余入选项目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周原遗址位于陕西岐山、扶风两县交界处,是周王朝崛起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等入选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韦衍行)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京举行。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新石器时代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和龙大洞遗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是一处旧石器时代

从考古新发现读懂“何以中国”的文化自信

本报特约评论员一个民族越清楚“我们是谁,我们从何来”,就越能有力把握历史规律,越能使自己行进在历史的正确方向上。从“现代化的迟到国”到“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到“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凝聚共识的磅礴力量,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滋养。考古新发现中所承载的不仅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脉,也是在探寻“何以中国”中照鉴“未来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今天(2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江西景德镇市元明清制瓷业遗址群。另外,乌兹别克斯坦蒙扎铁佩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新发现。大洞遗址发现1.7万年前后人工石雕塑吉林和龙市大洞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