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公布,山东孔子博物馆入选 文化和旅游部经申报、专家实地考察评估、评审和公示,研究确定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于近日公布。名单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图书馆,山西博物院,大连市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孔子博物馆,河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陕西省图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公布,故宫博物院等入选 新京报讯 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为进一步推动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建设,提升古籍修复水平,经申报、专家实地考察评估、评审和公示,文化和旅游部研究确定并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名单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图书馆、山西博物院、大连市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孔子博物馆、河南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重庆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9 浏览
10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入选甘肃省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8日电 《甘肃省第三批珍贵古籍名录》于近日由甘肃省文化旅游厅正式公布。全省共有218部古籍入选,其中10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入选。10部少数民族文字珍贵古籍名录如下:1.1048般若波罗蜜多十万颂(藏文)九至十世纪写本甘肃省图书馆2.1049帝洛巴和那若巴传(藏文)冈波巴·达布拉杰撰明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3.1050西藏王统世系明鉴(明)索南坚赞撰明刻本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4.10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省图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将推动湾区古籍修复与技艺传承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共21家机构入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公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据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古籍公藏单位,历来重视古籍的原生性保护,馆内古籍修复工作的相关记载可追溯至1937年。2008年,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同时入选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六大突破!广州图书馆2024年工作成绩亮眼,将助力全运会文化IP 2月21日,广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广图”)举办媒体交流会,会上介绍了广州图书馆2024年服务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标杆场馆,广州图书馆以“连接世界智慧、丰富阅读生活”为愿景,在公共文化服务、阅读推广、广州“阅读之城”等方面不断突破,书写着“广图答卷”。广州图书馆在2024年的工作中,实现六大突破,彰显文化担当。公共基础服务再创新高,制度创新引领行业发展。2024年,广州图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岭南地区最大古籍公藏单位——中山图书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戴雪晴 通讯员/张毕佳)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共21家机构入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古籍公藏单位,历来重视古籍的原生性保护,馆内古籍修复工作的相关记载可追溯至1937年。2008年,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同时入选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1年9月,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8 浏览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入选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共21家机构入选,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公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名列其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创设于1912年,是岭南地区最大的古籍公藏单位,历来重视古籍的原生性保护,馆内古籍修复工作的相关记载可追溯至1937年。2008年,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挂牌成立,同时入选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 军事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书香迎春年味浓 书香迎春年味浓《求是》杂志记者 何雯雯“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翩然而至。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虚拟数字馆员“顾朝夕”换上了新年装,红色旗袍外搭浅金马甲,不时跟经过的读者互致新春问候。乙巳新春期间,宽敞明亮的国家图书馆里年味十足、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国图陪你过大年”活动在此举行。线下有年俗文化展览、民俗市集、音乐会,线上万千网友分享年俗趣事、共享云上好书,一场集文化、艺术、趣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3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卷帙遗韵 古籍修复获新生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修复与利用古籍、传承中华文脉的“国家队”再添新成员。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走进这些古籍修复单位,看看在先进科技助力下,珍贵的古籍如何再续文脉,重获新生。我国古代书籍用纸大体分为麻纸、皮纸、竹纸与草纸四类。明清造纸业巅峰时期,最为名贵的是清代宫廷刊书用的开化纸,曾被用于制作银票、皇榜及名贵典籍。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成立开化纸院士工作站,验证开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4 浏览
[视频]【文化中国行】科技助力古籍“藏”与“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历史悠久、卷帙浩繁的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脉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古籍修复保护和资源转化利用取得重大进展。今天(2月22日)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去看看这些单位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助力古籍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使珍贵的古籍赓续文脉,重获新生。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以多种科技手段辅助修复检测、补纸染色等环节,已完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