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这个江南水乡,古树都戴上了“身份证” 新华社南昌2月4日电题:这个江南水乡,古树都戴上了“身份证”新华社记者刘红霞、熊家林年近70的丁祖明以前怎么也想不到,他“从小看到大”的几片林子,居然能有“身份证”,更没想到的是,这些个“绿油油”还能给乡里带来“红火火”“金灿灿”。老丁家住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水南村,打小就喜欢在村头树林里转悠。“不说别的,光这气息你闻着就很舒服吧。”还真别说,对在南方长大的我们来讲,从外头看,这样的林子跟其他山林倒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
文化中国行丨桐城张氏:六尺巷中天地宽 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有一条小巷,长不过百米,宽约两米,既无门店铺面,也难作为探幽之地,然而几乎每个到桐城旅游的人,都会来这里“打卡”,这就是六尺巷。一条抬眼就能望到头的巷子,为何会吸引这么多人到来?这还要从300多年前的一场邻里纠纷说起。清康熙年间,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收到了一封来自桐城老家的家书,说与邻居吴家发生土地纠纷,请他相助。看完信后,张英提笔写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 新闻 2025年02月23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将从今年开始启动 记者14日从国家林草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为了更好保护古树名木,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启动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记者:刘春晖 胡璐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国家林草局:全面实行古树名木挂牌保护,探索建立古树名木保险制度 1月2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公布,自3月15日起施行。2月14日,国家林草局就《条例》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利明介绍了《条例》制度设计的原则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利明制度设计方面,张利明介绍,一是坚持保护第一。《条例》全链条、全方位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为古树名木健康生长创造了法治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古栗树下,果香悠长(古树的故事) 春节假期,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方耳峪村热闹起来。这里成为了乡村游的重要一站,不少游客驾车来此打卡,结伴观赏密云“栗树王”。趁着春节游客多,有的村民在路边摆摊售卖板栗。去年入冬之前,当地村民已经完成了板栗果实的采收,有的村民家门口还能零星看到成堆的栗蓬。穿过整个村子,在“栗树王”路牌指引下,沿着蜿蜒的山道拾级而上,进入深山树林,经过20分钟的跋涉,到达山坡上一处台地,一株硕大的栗树映入眼帘,这就是北 新闻 2025年02月07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3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治理集贸市场“缺斤短两”等现象;严格限制采伐和移植古树名木……3月起,这些新规施行,将影响你我生活。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8 浏览
如何保护陕西那5株5000年古树?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作了回应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陕西是古树名木资源大省,全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全在陕西。如何保护好这5株树?2月14日,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薛恩东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回应。位于陕西的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分别是:“黄帝手植柏(轩辕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这5棵古树代表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新闻 2025年02月15日 0 点赞 0 评论 34 浏览
一部“绿色编年史”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榕树。 石建华摄古树名木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国普遍十分重视保护这些宝贵遗产。从国家林草局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对比研究,中国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3月15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填补了古树名木保护领域国家层面的法规空白。《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强古树 新闻 2025年02月26日 0 点赞 0 评论 17 浏览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据新华社北京1月2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条例》旨在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条例》共30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总体要求。规定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分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5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