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

【新春走基层】在春运变迁中感受“流动中国”活力

2025年春运首日,北京南站候车大厅旅客众多。(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文培摄)寄托着乡愁,承载着梦想,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已到半场,一些人开始踏上返程。今年是实行春节8天长假、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90亿人次,同比增长约7%,规模将创历史新高。春运旺盛的出行需求,诠释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的“流动中国”。

在春运里读懂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作者: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每当春节临近,关于春节怎么过,上哪里过,什么时候动身起程,就会成为中国人热议的话题。正是这样的话题,最早最多地促成春节即将来临的氛围。《春运(1954—2024)》 杨登峰 主编 中华书局也差不多就是新年将近的时候,朋友送来一册图文并茂的书稿《春运(1954—2024)》,这书名立刻打动了我,太有意义和价值了。以春运为视角,回望

数说中国家庭变迁|这个拜年变化,你发现了吗?

说到过年,拜年总是少不了。初一拜本家,初二回娘家,初三、初四还在走亲戚的路上……感觉初一到初七,都在拜年。不过,现在这一拜年节奏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部分小家庭人员简单,可能年还没过完,拜年早就结束了。平均每户不足3人,小家庭越来越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平均家庭户规模约为 2.62 人,平均每户不足 3 人。回顾历次人口普查数据,40 年间,我国家庭规模趋向小型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每个人都不应成为孤岛

很多人注意到,每逢春节前夕,一些账号就会抛出年轻人“断亲”之类话题,也屡屡引发热议。细看这些内容,往往从一个网帖出发,将某个人的随感放大为普遍现象,进而得出“年轻人开始断亲了”“一代人开始拉黑亲戚了”等等结论。这种张口就来的结论是否站得住脚,炒作相关内容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值得我们深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几乎所有社会学研究都证明,从生理到心理,从工作到生活,家庭、集体、社群和亲密关

记者手记:一家两代务工人的生活变迁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2024年,颉满堂的儿子颉华在青岛务工3年多后,在青岛市城阳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也是在这一年,当时73岁的颉满堂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他们一家在青岛的新家里过了春节。46年前,颉满堂背上3个蛇皮袋子,前往离家100多公里的兰州市打工,开启了自己30余年的务工生涯。即便在几年前,他也不曾想到,他们家还能在1600多公里外的青岛市购房、定居。颉华(右)

脚步丈量山河 笔墨记录变迁(新春走基层)

科学育果 产业兴旺王锦涛打我记事起,就常听人说:花牛苹果“攒劲”得很。今年新春走基层,当我在果园中听到老乡说花牛苹果“攒劲”时,记忆一下子被唤醒。随着采访深入,我发现花牛苹果“长”出了新模样。新种法结出好品质。精准滴灌、更新品种,种了30多年苹果的武正全感慨,过去凭力气,如今靠科技,饭碗在自己手里端得更牢了。新渠道带来销售旺。这些年,在政府指导下,果农成立合作社,紧盯需求侧,让好苹果卖上好价格。同

脚步丈量山河 笔墨记录变迁(新春走基层)

本报总编室编辑栾心怡(右)在山东烟台八角港采访海洋牧场运营保障人员。  姜鹏飞摄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吴月(左)在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体验年画制作。  本报记者  张  贺摄本报青海分社记者乔栋(中)在可可西里沿线采访保光缆畅通巡线人员。  蔡德军摄本报江西分社记者杨颜菲(右二)在江西南昌东谢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走访群众。  姚  轲摄本报总编室编辑林子夜(左)在北京先农坛庆成宫后殿的文创空间采访工作人员

以女性为主题描摹年代变迁,《六姊妹》引爆开年剧集市场

图片为《六姊妹》公开发布物料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以温情为主打的年代剧,总是中国观众的心头好,正在CCTV-1播出的《六姊妹》就凭借鲜活饱满的家庭群像、绵密动人的情感和轻快生动的气质,收视一路走高,此外更引发了观众对自身家庭的回望和讨论,成为口碑热度双丰收的开年大剧。《六姊妹》以皖淮小城淮南为背景,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田家庵区老北头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故事,剧集生动描绘了何家人在各自人

记者手记:一家两代务工人的生活变迁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记者王朋、张睿)2024年,颉满堂的儿子颉华在青岛务工3年多后,在青岛市城阳区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房子。也是在这一年,当时73岁的颉满堂第一次看到了大海。他们一家在青岛的新家里过了春节。46年前,颉满堂背上3个蛇皮袋子,前往离家100多公里的兰州市打工,开启了自己30余年的务工生涯。即便在几年前,他也不曾想到,他们家还能在1600多公里外的青岛市购房、定居。颉华(右)

“国联民生”A股简称今启用,要让新名成为加分项,30多年来50多家券商更名,折射变迁史

财联社2月14日讯(记者 林坚)“国联民生”今天正式登陆A股。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国联证券A股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国联民生”,证券代码“601456”保持不变。对于券商而言,公司名称不仅是一个标识,更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它在品牌价值、市场认知、客户信任、战略定位以及行业竞争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国联民生证券让原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名称都得以保留,且新名称也较为朗朗上口,显然是合并后的加分项。复盘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