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乡村

重磅!科技型企业迎来哪些重大利好?解读来了

证监会发布最新政策,推出了18条措施推动资本市场写好 “五篇大文章”。哪五篇呢?就是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这五方面。从具体措施来看,科技金融着墨最多。一方面,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新兴产业更是扶持的重点,像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都被明确点到了。政策还特别强调,支持优质但还没有盈利的科技型企业上市;支持境外上市的优质科技企业回归A股怀抱。这些措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

雨水节气过后,春的气息更加浓郁。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伴着春耕“进行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工作,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地方

中央农办:发展乡村产业不能盲目上项目,要避免内卷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2月24日,国新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在谈到发展乡村产业时强调,要按市场规律办事,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打好“特色牌”,做大“土字号”,不能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避免同质化、内卷式竞争。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兴业才能富民。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因地制宜

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

人民网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李栋)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各地加快织密防返贫保障网,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4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过渡期以来的接续帮扶,脱贫地区责任、政策、工作落地落实,帮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奋进的春天丨不负春时农桑忙

雨水节气过后,春的气息更加浓郁。各地抢抓农时,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伴着春耕“进行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描绘了2025年“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传递了强农惠农富农的鲜明信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三农”工作,对农民有着深厚感情。在地方

中央一号文件|事关亿万农民“钱袋子”,中央一号文件有新部署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高敬、古一平)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3日对外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202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3%。今年如何进一步鼓起农民“钱袋子”?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乡村文化和

成都:新建高标准农田 升级产业园区

新都区高标准农田丰收现场 本报资料图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发布。其中提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农民增收入等。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成都怎么干?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2025年将启动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及改造2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72个千亩示范片+30个万亩“吨粮田”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3日正式发布。文件聚焦发展乡村产业和农民增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文件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将联农带农作为政策倾斜的重要依据。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农户等紧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