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

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同比减少73%

【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2024年营业利润同比减少73%】财联社2月10日电,日本化妆品巨头资生堂公布,2024年全年净销售额为9906亿日元,同比增加2%;营业利润为76亿日元,同比减少73%。扣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及收购影响,资生堂2024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同比下降5%。资生堂预计,2025年全年净销售额为9950亿日元,营业利润135亿日元。

“润可盈”“斯丽兰”“瑜然美”“海圣”等14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近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14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不合格样品具体为:1. 标称广东粤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清妍泉天然海藻面膜,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2. 标称注册人/备案人:广州斯丽兰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企业:广东粤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iLiLAN斯丽兰胶原海藻面膜,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3. 标称广东粤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瑜然美小颗粒海藻面膜,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4. 标称广东全力医药

违法添加禁用原料,皎洁、小白兔牙膏母公司被罚没89万余元

旗下拥有多个牙膏品牌的皎洁口腔陷入产品质量风波。2月20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杭州皎洁口腔保健用品有限公司(简称“皎洁口腔”)因使用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原料生产化妆品,被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牙膏原料中含有禁用食品添加剂,此前曾被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1日,皎洁口腔生产的某款牙膏原料中均添加了复配食品

立案!沪上知名老品牌被举报,企业发布情况说明

今天(11月20日)一早话题 #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基本属实#登顶热搜榜首近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网友举报信息发布举报答复书答复书全文如下——我局于2024年9月27日收到你关于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的举报。经核查,因举报内容基本属实,我局决定立案调查。如不服本答复,可以自收到本答复之日起60日内向上海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向上海铁路运

林清轩山茶花产品宣传“抗老”被罚,协会不具备功效认定资质

护肤品牌林清轩因为宣传抗老功能被罚款。近日,南都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公示信息处获悉,林清轩的线下门店主体公司上海春椿化妆品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阳东三环中路分公司因为在广告灯箱牌上使用了“林清轩山茶花抗老修护专家”的广告宣传字样而被罚款21234.5元。截至发稿,林清轩方面尚未回应南都记者的采访问询。 抗老功能认定机构不具备资质从市场监管局的公示信息可知,2024年9月初至2024年1

香气品牌Dr.Wong涉嫌未按规范、未取得蜡基单元许可生产化妆品,被立案调查

Dr.Wong专柜 澎湃新闻记者 冯茵伦 资料图知名植物香气品牌“Dr.Wong”销售的滋润膏产品因未按规范组织生产,并涉嫌未取得蜡基单元许可生产相应化妆品,被立案调查。近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投诉人阳先生反馈称,该局于2024年12月23日对“广州市集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规范要求组织生产及未取得蜡基许可单元生产相应化妆品一事立案调查,目前该案正在办理中。关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近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2024年山东省药品化妆品监测哨点工作情况报告》,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多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2024年,该院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位,完成省级哨点指标,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数量位居全省第五位;成功立项并结题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课题1项,提报化妆品风险信号14项。近年来,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高度重视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了一系

杭州一男子遗失公司30万年终奖,路人捡拾后联系派出所完璧归赵

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日前,浙江杭州的一男子将公司用于发年终奖的30万现金弄丢了,万幸的是一名路人捡到并报警。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公安分局高新派出所联系上了失主,将钱悉数交回。1月5日15时许,高新派出所接到报警人闻先生的电话,称其驾驶车辆路过钱江新城时轧到了两个箱子,由于有急事在身,闻先生将箱子放进车后备厢后便驶离了事发地。待闻先生事情忙完,打开后备厢查看纸箱时吓了一跳,里面是整整30万现金和一整

2024年535批次化妆品“塌房”,带来哪些警示?

2024年,存量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获取更多利润,一些企业不惜采取短视之举:违规使用原料、宣传弄虚作假,甚至在产品中添加禁用成分,企图以不正当手段来博取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些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难以持久。2024年全年,国家药监局共发布关于化妆品违规通告19次,共通报不合格化妆品535批次。保证产品的质量是一个企业的底线。化妆品企业需要明白:在如今“严监管”的态势下,只有产品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