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地带

巴以交换第三批被扣押人员 亲属及当地民众激动不已

根据此前达成的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当地时间1月30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与以色列进行了第三批被扣押人员的交换。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重获自由 与子女相拥而泣30日,载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直升机缓缓降落在雷伊姆的以色列军事基地。在这里,80岁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加迪·摩西见到了自己的三个孩子。摩西是年纪最大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之一。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他在尼

埃及民众举行集会反对驱逐巴勒斯坦人

新华社开罗1月31日电(记者姚兵)大批埃及民众1月31日在连接埃及和加沙地带的拉法口岸埃及一侧举行集会,反对驱逐巴勒斯坦人。埃及官方尼罗河电视台画面显示,集会者手持埃及和巴勒斯坦国旗,举着写有“反对驱逐”标语的牌子。游行队伍中既有埃及议会的政治人物,也有普通民众,他们高呼拒绝将巴勒斯坦人从他们的家园驱逐到埃及和约旦。美国总统特朗普25日提出“清空”加沙地带设想,称希望埃及和约旦接受并安置来自加沙地

外媒:哈马斯确认其军事指挥官戴夫被杀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外媒报道,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武装组织卡桑旅当地时间30日证实,哈马斯原军事部门首领穆罕默德·戴夫已在以色列军队袭击中身亡。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以色列军方2024年8月1日发表声明说,穆罕默德·戴夫在7月13日以军对加沙地带汗尤尼斯地区的空袭中死亡。哈马斯方面直到2025年1月30日才证实他的死讯。戴夫是卡桑旅的创始人之一,在该部队任职超过20年。据报道,戴

接受巴勒斯坦难民?特朗普:埃及和约旦会照办的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尽管埃及和约旦已经明确拒绝,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30日在白宫坚称这两个国家将接受来自加沙地带的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报道称,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被问及该提议时说:“他们(指约旦和埃及)会这么做的,他们会这么做的,他们会这么做的,好吗?我们为他们做了很多,他们也会这么做的。”埃及总统塞西曾明确表示,埃及不能接受特朗普的提议,因为这会影响埃及国家安全。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以禁令危及民众生存 其团队将继续提供服务

1月30日,以色列议会对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活动的法案生效。当地时间1月31日,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其工作人员会继续帮助加沙地带和其他被占领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民。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在1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估计,自1月27日通向加沙地带北部的萨拉赫丁公路和拉希德公路开放以来,已有超过46万人从加沙地带南部前往北部。联合国及其人道主义伙伴正在为这两条路线上的民众提供补给和医疗服务。近东

以色列和哈马斯已完成第四批被扣押人员交换

当地时间2月1日,以色列监狱管理局称,已于当天释放183名在押人员。至此,以色列与哈马斯间的第四批被扣押人员交换已全部完成。总台记者获悉,目前30多人已被送至约旦河西岸拉姆安拉,其余获释人员已抵达加沙地带。当天,哈马斯方面移交本次共3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其中两人于汗尤尼斯被移交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另一人在加沙北部港口获释。(总台记者 王寅)

第四批获释巴方被扣押人员抵达约旦河西岸

当地时间2月1日中午,载有第四批获释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大巴抵达约旦河西岸城镇贝图尼亚。此前,总台记者获悉,2月1日在三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获释后,以色列预计将于当天释放183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其中部分被送至加沙地带,部分被送至约旦河西岸,另有一人将被遣返回埃及。(总台记者 王寅)

美国“清空”加沙地带设想目的何在 可行性又有多大?

美国总统1月25日提出“清空”加沙地带设想,称希望埃及和约旦接受并安置来自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当地时间2月1日,多个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在开罗举行部长级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反对任何将巴勒斯坦人赶出加沙地带和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领土的企图。美国政府提出“清空”加沙地带的计划有什么目的?哈马斯表示强烈谴责,多个阿拉伯国家都表示反对。这项计划的可行性又有多大?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

约旦和斯洛文尼亚呼吁巩固加沙地带停火成果

约旦外交部当地时间2月2日发布消息说,约旦副首相兼外交与侨务大臣萨法迪当天在首都安曼会见到访的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双方呼吁巩固加沙地带停火成果,确保立即向加沙地带提供足够的人道主义援助。消息说,萨法迪对斯洛文尼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国家及其为停止加沙地带冲突和运送人道主义援助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他强调,约旦和斯洛文尼亚将继续共同努力,推动积极的政治进程,实施“两国

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加沙地带47518人死亡

当地时间2月3日,加沙地带医疗部门消息人士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751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11612人受伤,且仍有数千人被埋在废墟之下。(总台记者 张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