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编织在服饰上的多彩文化 在中国西南的多民族地区,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服饰,乃生活之深邃哲思,是内心与外界的对话,是着于身躯之上的灵魂。”正是个体与社会间的这般对话,以及我们用以包裹精神的外在服饰,造就了贵州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的精神特质。这座博物馆饱含创办者的热忱,是一家非营利性非政府办组织。其致力于收集、展示、研究并传播该地区少数民族所制作的服装与配饰,尤其是居住在贵州省的48个少数民族的相关藏品。博物馆创始人陈月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全国人大代表姚建萍: 提出的建议被全国人大纳入重点督办范围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典型案例新闻吹风会,介绍代表建议的形成过程以及有关部门办理代表建议的相关情况。数据显示,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9235件,交由213家承办单位办理,其中包括225件重点督办建议。按照有关规定,2024年10月各承办单位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上述重点督办的建议中,有一 新闻 2025年02月28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新春走基层)“迷你蛇”香包送春节“最萌”祝福 1月17日,在甘肃庆阳市,绣娘们在刺绣工作室赶制新春香包。一个个“迷你蛇”造型的香包在直播间吸引消费者下单并互动,为即将到来的农历蛇年送上“最萌”的祝福。庆阳香包已有近千年历史,在当地妇女的巧手飞针间,小香包成为庆阳走出国门的一张名片。目前,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公司已达190家,年产香包达千万件,带动从业人员10万人,产品远销全国各大城市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盘小美 摄图为蛇元素香包。盘小美 摄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55 浏览
“这个春节,匈牙利的年味很浓!”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英雄广场不远处,一幢庄重典雅的白色小楼前灯笼高挂。这里便是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去年5月,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匈两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匈牙利文化与创新部关于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启动运营的联合公报》,标志着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正式启动运营。2月3日正值蛇年新春大年初六,匈中双语学校大厅人头攒动,来自中国的古筝表演团队正在这里演出。这是布达佩斯中国 新闻 2025年02月11日 0 点赞 0 评论 22 浏览
春节期间这家工作室接待超千人!成都非遗体验活动正成为吸引外国游客的一大亮点 银亮的针在缎面上下翻飞,飞针走线中,一只栩栩如生、悠然自得的熊猫逐渐在团扇上显出身影。陈德兵一边在绣绷上刺绣,一边向前来体验蜀绣的游客介绍刺绣技巧。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凝神静听的游客,还有不少人已经坐在绣绷前跃跃欲试。这是春节期间(2月1日),在陈德兵蜀绣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发生的一幕。 今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作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陈德兵在工作室 新闻 2025年02月05日 0 点赞 0 评论 23 浏览
社区居民创作的汉绣作品随光谷光纤品牌“出国”了,有人希望它能成刺绣界的《哪咤2》 极目新闻记者 胡长幸2月29日,武汉东湖高新区佛祖岭街道黄龙山社区的堵瑞娜等居民绣娘,收到社区书记邱颖微信转来的几张照片:几位外国人士在邱颖的办公室里合影,笑容满面。合影者是光谷龙头企业长飞光纤海外分子公司的外籍员工,他们手上拿的文创礼品也是“光谷造”——由黄龙山社区绣娘创作的汉绣团扇、丝巾、耳环、鞋垫以及钩编玫瑰花等作品。作品第一次出国,跟光谷的高科技产品一样受到欢迎。堵瑞娜等绣娘很开心。公司采 新闻 2025年03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20 浏览
(新春见闻)民间刺绣“老把式”渐成流行新潮品 中新社兰州1月17日电 题:民间刺绣“老把式”渐成流行新潮品中新社记者 闫姣“这款‘迷你蛇’香包,作为服饰搭配和包包挂件都不错。蛇身用绿色布料扎制,象征生命的延续;精湛的绣制技艺,为蛇香包赋予了人的情感状态……”16日下午,在甘肃庆阳市兰芳香包“黄土造物”直播间,绣娘娓娓道来蛇年刺绣产品的形态和创作历程,其间不断有消费者下单并互动,“已拍蛇香包,一个自己佩戴,其他送亲友”。1月17日,甘肃庆阳市, 新闻 2025年01月18日 0 点赞 0 评论 49 浏览
千余款六盘山下“固原礼·物”进京展销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2月11日,由宁夏固原市举办的“六盘山下 固原礼·物”主题展销活动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持续至2月16日,来自六盘山下的12家农特企业与9家文创企业携千余款特色产品,通过京宁合作平台,推动固原“土特产”走向全国市场,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市民游客现场了解固原刺绣作品。 宋昇 摄 “黄芪能炖汤喝,还能泡茶。”“这朝那鸡老早就 新闻 2025年02月12日 0 点赞 0 评论 16 浏览
(新春走基层)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新网银川2月5日电 题:非遗活动添西北年味 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蛇年春节,中国西北大地年味十足。在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秦腔、社火、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成为春节文化活动的亮点。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春节期间,甘肃安万秦腔剧团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开演,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看。尤国栋 摄 秦腔 新闻 2025年02月06日 0 点赞 0 评论 19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