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

安理会通过苏丹制裁相关决议:中俄投弃权票,中方解释原因

据联合国网站和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第2772号决议,将协助安理会苏丹制裁委员会工作的专家小组授权延长至2026年3月12日。据悉,该决议由美国起草。 中国和俄罗斯投出弃权票。 联合国网站截图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中表示,专家小组是安理会授权成立的制裁机制的组成部分,其任务是协助监测制裁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就

原创 再敢碰中国一下试试?沉默11天,中方发起反制,加拿大这回栽大跟头了

加拿大妄图借此遏制中国的发展,不过中方已经把话说得很清楚,我们不接受任何无理的制裁和攻击,在自身利益受损时必将予以反击。如今中方说到做到,一次性对加拿大20名人员采取相应反制措施,肯定也让特鲁多政府措手不及。但加方的歪心思不止如此,除了人权问题外,加政府还计划最早从明年开始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和关键矿产征收关税,并预计在2026年对中国半导体、天然石墨征税。中国外交部日前“强烈谴责”这一制裁,强烈敦促

朝鲜谴责11国召开对朝制裁会议

新华社首尔2月24日电 据朝中社24日报道,朝鲜外务省对外政策室长23日发表谈话,谴责11国成立的“多边制裁监测组”近日举行首次会议,称此举“有可能招致他们难以承受、适得其反的严重后果”。谈话说,该组织表示将加大联合国对朝制裁决议履行力度来应对朝鲜核导“威胁”,但该组织本身不合法,是某些为了破坏国际和平安全的国家拉帮结派炮制的。谈话说,朝方借此机会再次明确对制裁的立场,即朝鲜再也没有可减可加的制裁

英媒:美制裁俄油引发全球柴油价格飙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近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制裁涉及俄罗斯两家最大的石油公司及183艘油轮,号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对俄能源领域所采取的力度最大的制裁。17日,全球柴油价格因新制裁而大幅上涨,因为人们预期这些措施将收紧供应。据路透社报道,此次制裁使俄罗斯部分柴油出口面临风险,分析师预测最多15万桶/日的柴油出口受威胁。伦敦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上周四,欧洲首月柴油基准合约相

商务部: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央视网消息: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6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事答记者问。问:2月24日,欧盟宣布在第16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

匈牙利外长:波兰总理是“索罗斯的代理人”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乌克兰已于今年年初中断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业务,引起匈牙利等一些欧洲国家的不满。当地时间1月24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乌克兰必须保证包括匈牙利在内的中欧国家的能源安全,否则匈牙利将阻止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 但这一表态引发匈牙利与波兰之间的外交争端。据《匈牙利民族报》25日报道,波兰总理图斯克25日指责欧尔班是“俄罗斯盟友”,在“关键时刻”阻止欧洲制裁俄罗斯。匈牙利外交部长西

三年了,俄罗斯战时“反制裁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

自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已经走过了三周年,和平的曙光在局势的复杂演变中忽隐忽现,最近终于变得较为清晰。除了战场上的硝烟之外,经济韧性同样是决定俄乌双方命运的关键因素。 在三年前战争爆发之时,观察者网曾经发文解析了俄罗斯筹谋已久的战时“堡垒经济”。"能源主权+金融自主+产业动员"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让俄罗斯度过了制裁初期的艰难。 如今三年过去了,俄罗斯不仅韧性依旧,而且经济增长还远超了欧盟。当我

下台倒计时,拜登加码对华制裁,中方果断宣布反制,事情很不简单

事实上,当时特朗普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方面虽然同意批准了这项交易,但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出了“附加限制性条件”。现在中方公开宣布对英伟达立案调查,显而易见,就是后者违反了中方提出的条件。此外,美国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宣布了新一轮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了黑名单。这已经是拜登政府任期内第三次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打压措施,其目的就是想彻底遏制住中国半导体产业,阻止中企研发。

中东睿评|特朗普2.0中东政策前瞻③:对伊朗可“极限施压”也可“大交易”

对于美国而言,伊朗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伊朗核问题,而是指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双方围绕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地缘政治尤其是伊朗核问题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等领域的全面对抗、斗争和博弈。因此,美国长期奉行对伊朗的遏制政策,而2003年伊朗核危机出现后双方的矛盾对抗更为尖锐,伊核危机更是成为全球性的安全危机,小布什政府更是因此加大了对伊朗进行遏制、围堵和制裁的力度。直到奥巴马时期,美国才出于中东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