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心

北京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记者王昊男)近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多部门制定的《北京市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印发,提出3方面14条政策措施,支持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快科技服务企业能级跃升”“吸引全球科技服务机构聚集发展”“支持科技服务企业做优做强”“推动科技服务企业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等。支持全球科技服务机构落地发

“湖南院士一桌饭”:舌尖上的科技和文化盛宴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舌尖上的美味背后,离不开现代种业的默默助力。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合平路618号,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的种业科技馆内,水稻、辣椒、油茶、油菜等众多种业科技成果琳琅满目,福寿双椒、柑橘大吉大利、四腊合蒸等特色菜品汇成的“湖南院士一桌饭”图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湖南院士一桌饭’,不是简单地把院士团队开展种业攻关的农业新品种摆在一起做成一桌饭,而是我们中心打造的精品农产品产业集群公共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真抓实干 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伊始,各地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27项措施,探索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在江苏南京,刚被授牌的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内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丨真抓实干 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新春伊始,各地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27项措施,探索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苏国斌: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产

【新年新气象 奋斗正当时】真抓实干 为高质量发展开好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春伊始,各地真抓实干,多措并举,加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春节假期刚过,北京发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27项措施,探索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5家。在江苏南京,刚被授牌的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内

两会报告|抢占太赫兹、空天信息等赛道,青岛超前布局未来产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2025年青岛将聚焦“10+1”产业方向,实施重点赛道梯度培育,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其中,在太赫兹、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未来产业赛道,青岛将积极作为,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先导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2个产业扩量提质,聚力突破车规级芯片、新型显示技术等赛道,重点发展先进封装、人形机器人等赛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

两会报告|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波民营经济主体达到206.9万户;鲁港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建成启用;青岛都市圈50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济青高铁实现“公交化”运行……2024年,青岛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改革总体部署,大力实施制度型开放新举措,努力在改革开放上勇争先,发展动力活力加速释放。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水平加快提升。实施优化营商环境52条措施,连续3

青岛市政协委员陈梦梦:打造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集群

大众网记者 谭文凯 青岛报道细胞与基因治疗(Cell and Gene Therapy,CGT)作为一颗璀璨的新星,正以其创新性和革命性的治疗方式,为人类健康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均明确出台政策,加快CGT产业化。深圳市CGT产业基金投入规模高达15亿元人民币,并获批建设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12月27日,北京市科委牵头五部门发布《北京市加快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创新发展

全球首个!成功创制→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辅酶Q10,被誉为“人体的发电机”,能驱动人体细胞产生能量,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我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创制全球首个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2月14日,国际权威期刊《细胞》发表了相关科研论文。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

我国科学家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2月14日,上海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植物进化的辅酶Q10性状设计”的科研论文,通过系统分析辅酶Q在陆生植物中的演化轨迹及关键酶自然变异,解析了植物辅酶Q侧链长度控制的分子机制,利用引导编辑技术改变水稻基因组Coq1酶的5个氨基酸,创制了合成辅酶Q10的水稻新种质,小麦编辑也取得重要进展。该科研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