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

看,近600年的壁画会“跳舞”(解码·文化数字化)

午后,跟随北京市法海寺壁画艺术馆运营总监刘会雨,从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向北走,不久便到达翠微山南麓。松柏掩映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法海寺壁画艺术馆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座数字化展馆,分为地上地下两层,设置了序厅、壁画厅、球幕厅、复原厅等数字化展陈空间,通过数字化方式,将不远处的法海寺壁画“搬进来”并“动起来”,进行全角度、立体化展示。刘会雨是90后,从小生活在法海寺附近,对壁画的历史如数家珍。“我是

75岁姜昆:跟头是翻不动了,但脑子不能老

2025年江苏卫视春晚的舞台上,75岁的姜昆戴着喜庆的红围巾登场,与戴志诚、高晓攀、刘钊、贾旭明共同表演了群口相声《精准推送》,以辛辣又不失幽默的讽刺手法,将大数据时代诱导消费的网络陷阱揭露无遗,戳中了观众的笑点与痛点。2025年江苏卫视春晚,姜昆与戴志诚、高晓攀、刘钊、贾旭明共同表演群口相声《精准推送》剧照。这个节目不仅延续了姜昆早年作品如《虎口遐想》《如此照相》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还以《五官

《生息之地》柏林“擒熊”:扎根土地创作,彰显“上海出品”

刚刚闭幕不久的柏林电影节上,由上海电影集团第一出品的影片《生息之地》斩获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银熊奖。这是继2019年《地久天长》后,时隔六年华语电影再次问鼎世界三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重磅奖项。《生息之地》入围第7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生息之地》以1990年代初的中国北方乡村为背景,通过一名10岁少年的视角,描绘了河南商丘霸王台村一户普通农家的四季轮回。影片以纪实般的镜头语言,真实还原了春耕秋收

影视编剧何以“突围”(艺文观察)

剧本是一剧之本。夏衍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中曾说,“一个剧的成败,大部分系于剧本。”近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浙江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编剧高级研修班”在之江编剧村举行,众多知名编剧和学者荟萃一堂,探讨在新影像新生态新现实语境下影视编剧创作的精品之路。IP化生产逻辑的创新表达IP化生产意味着影视工业的生产逻辑从生产制作方为主转向以市场受众方为主,从传统的“编剧中心制”“导演中心制”“制片人

《栋梁》闪耀春晚青年团队筑就大美古建

祈年殿的创意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除夕夜,央视春晚上演了一场名为《栋梁》的视觉盛宴。伴随凤凰传奇组合的吟唱,梁思成手稿与12座古建筑群像次第展开。榫卯咬合的精密、斗拱层叠的韵律、祈年殿的穹顶与北京中轴线的恢弘,在三维建模与全息投影中交织成一首流动的建筑史诗。节目播出后,“春晚栋梁”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网友盛赞其为“建筑界的《千里江山图》”“科技与文明的巅峰对话”。在这场惊艳的亮相背后,是中央美术学院

太“墙”了!三亚的哪吒墙绘火了

“快帮我和哪吒拍张合照!”“我也要拍!”近日在三亚解放路和月明路交叉口人行道上月明桥靠近解放路一侧桥头的围挡墙前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很是热闹穿过人群,可以看到,原来这里竟有百亿“顶流”哪吒的墙绘——来自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于晨带领2位学生正在激情创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即《哪吒2》)自上映以来,票房便高开“疯”走。吒儿的火光,点亮了全球银幕。如今,这股“哪吒热”延续到了街头巷尾。当天,这面哪吒

专访《哪吒2》原创音乐阿鲲:殷夫人的音乐是在出租车上诞生的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的热映,影片中的配乐也成为了观众热议的话题。据悉,影片的部分原创音乐由著名作曲家阿鲲操刀,为电影量身打造。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阿鲲,作为地道的成都人,他为影片创作音乐时融入自己在成都生活的点点滴滴。出租车上诞生的旋律:殷夫人的回忆谈到《哪吒2》的配乐创作时,阿鲲特别提到了殷夫人回忆片段的音乐创作过程。这段音乐并非在工作室中诞生,而是在阿鲲看完影片片段

丹青绘人生 指墨写春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崔如琢,是最早介入国际艺术市场的当代画家之一,其作品进入国际市场之后,让更多人了解了中国文化和东方之美。他认为中国的艺术应该走向世界,国富则艺贵。他坚持根在水墨,也大胆指墨革新,开创了指墨积墨山水和指墨书法的先河,取法古人而不拘泥于古法。指墨呈灵“以笔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崔如琢的指墨画继承前人却又别出新意。他的指墨包含花鸟、山水、书法等全方位创作。巧妙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