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断主义

逃避意义的“巨婴化”:日本流行文化的哲学诊断

前几年,《花束般的恋爱》作为极具话题性的电影在国内上映,至今依然热度不减。在观众为主角们最终消失的爱情唏嘘之余,似乎也默认了爱情的诞生应当基于这样的心有灵犀和一拍即合——我们都喜欢押井守,爱今村昌平,消费同一个品牌的时尚单品,似乎爱情理所应当要通过对无数微小叙事的相互指认才得以发生,那些文化符号成为建立亲密关系前必要的认同。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剧照。而早在十多年前,不满三十岁的宇野常宽就在成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