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

据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相当于每秒钟有大约3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冰融化。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融化是当前和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重要驱动因素。一个国际团队在综合调查全球冰川数据后发现,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质量减少约6.542万亿吨,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约18毫米。研究显示,2000年至2011年间

我国南极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 首次利用已有钻孔在南极冰盖开展测井作业

本报讯(通讯员 曲家伟 记者 李莹)近日,在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考察队利用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极地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极地冰孔测井成套探测装备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利用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获取了钻孔的温度、倾角、方位角以及钻孔直径变化等关键参数,得到了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前,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曾利用吉林大学自主

联合国启动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

新华社日内瓦1月21日电 (记者王其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总部正式启动国际冰川保护年。世界气象组织网站当天发布消息说,2025年将举办众多活动,以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同时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说,世界气象组织最近确认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并多次发出冰川消融等相关气候红色警报

中国首次在南极冰盖基于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

本报“雪龙”号2月25日电 (记者谢润嘉)记者2月25日从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队获悉:日前,考察队在东南极拉斯曼丘陵首次利用已有钻孔开展测井科考作业,获取了钻孔温度、倾角、方位角以及钻孔直径变化等关键参数,为揭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南极冰盖演化规律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前,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本次考察利用已有钻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

新研究显示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24日第 14 版) 据新华社伦敦电 (记者郭爽)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融化速度惊人,相当于每秒钟有大约3个奥林匹克游泳池的冰融化。冰川、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的融化是当前和未来海平面上升的重要驱动因素。一个国际团队在综合调查全球冰川数据后发现,2000年至2023年间,全球冰川质量减少

联合国启动2025国际冰川保护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气象组织总部正式启动国际冰川保护年。世界气象组织网站当天发布消息说,2025年将举办众多活动,以提高全球民众对冰川在气候系统和水文循环中关键作用的认识,同时应对冰川加速融化所带来的紧迫挑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绍洛说,世界气象组织最近确认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并多次发出冰川消融等相关气候红色警报。融化的冰川威胁着数百万人的长期用水安全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记者近日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小组,在中山站以南约25千米处,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铠装电缆悬吊式电动机械深冰及冰下基岩取芯钻机(IBED)成功钻穿了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0.48米的基岩样品。在第41次南极考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记者近日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小组,在中山站以南约25千米处,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铠装电缆悬吊式电动机械深冰及冰下基岩取芯钻机(IBED)成功钻穿了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0.48米的基岩样品。 野外作业现场在

气候变化致格陵兰冰盖裂缝加速发展

据新华社伦敦2月5日电 英美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警告说,受气候变化影响,格陵兰冰盖裂缝发展速度加快。这可能会导致格陵兰冰盖冰损失量增加,推动冰川向海洋移动,加剧海平面上升。格陵兰冰盖是仅次于南极冰盖的世界第二大冰盖。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足以使全球海平面上升7米。已有数据显示,自1992年以来,格陵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约14毫米。研究人员表示,随着全球变暖,

我国南极考察又有新进展!在东南极获取完整的冰川内部温度剖面

△野外作业现场记者近日从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获悉,为深入开展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冰下地质环境研究,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期间,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俄罗斯海洋与地质矿产资源科学研究所组成联合科研小组,在中山站以南约25千米处,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铠装电缆悬吊式电动机械深冰及冰下基岩取芯钻机(IBED)成功钻穿了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0.48米的基岩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