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

河南新野: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 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王集镇地处河南省新野县西北部,与邓州市汲滩镇接壤,总面积达74平方千米,耕地6.8万亩,2025年冬小麦种植面积5.3万亩。小麦增产,“三分在种,七分在管”。当前已进入小寒节气,受今年暖冬气候影响,小麦出现旺长、缺墒现象。为确保夏粮丰收,王集镇多措并举,抓好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田间管理知识。通过发放宣传页、村村响大喇叭、微信群推送等多种方式,及时宣传小麦病虫害防治知识,让群众尽早

我国冬小麦和冬油菜生产形势总体不错

抓好冬小麦和冬油菜生产,事关夏季粮油丰收。在1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介绍,当前冬小麦、冬油菜生产形势总体不错。据农情调度,小麦越冬前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3.6%、比常年高1.6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5.5%、比常年高6.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苗情长势总体正常,秋播时墒情好、措施到位、播种质量高

我国冬小麦和冬油菜生产形势总体不错

抓好冬小麦和冬油菜生产,事关夏季粮油丰收。在1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潘文博介绍,当前冬小麦、冬油菜生产形势总体不错。据农情调度,小麦越冬前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3.6%、比常年高1.6个百分点,油菜一二类苗占比达到85.5%、比常年高6.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冬小麦和冬油菜种植面积保持稳定;苗情长势总体正常,秋播时墒情好、措施到位、播种质量高

抢抓农时 各地加紧春季农业生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陆续展开。各地抢抓农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紧春季农业生产。立春过后,山西81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春灌、追肥关键期。针对冬小麦起身返青,山西夹马口、大禹渡、禹门口等大型黄灌区陆续开机上水,启动春浇春灌。占山西小麦种植面积达九成的晋南地区,“返青水”正灌溉百万亩冬小麦,为今年夏粮丰产打好基础。我国小麦生产大省河南,农田肥水迎来需求高峰。在滑县,农技

田间春管尽显“科技范儿” 希望的田野绘就绿意盎然“春景图”

央视网消息:2月18日18时7分将迎来雨水节气。这个时节,雨滴落在田野里,草渐绿、花始开,正所谓“东风散为雨,春回万物兴”。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时节,万物复苏的序曲已经悄然展开。河南:冬小麦陆续返青 智能设备助成长雨水节气后,黄河流域的冬小麦开始从南向北逐渐复苏。而长江以南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也都在生长旺盛期。此时若能迎来春雨,将极大促进农作物的生

满满科技范!我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大面积展开

眼下,我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大面积展开。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西南地区正在拔节孕穗。四川今年在115个县新建1000个粮油千亩片,集成推广小麦绿色防控等主推技术,带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在三台县,当地调集了130多台无人植保机开展“一喷三防”作业。新疆和田178万亩冬小麦陆续开启春灌。今年当地主推顶凌施肥新技术,趁着表层土壤化冻时施肥。随着灌溉水下渗,肥

大数据、传感器、拍片“体检” “科技+农业”深度融合 绘出田野好“丰”景

央视网消息:今年,全国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已进入返青起身期,在拔节孕穗。眼下,河南许昌的348万多亩小麦陆续返青,进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期。今年,当地运用多光谱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精确计算麦田水肥需求,让春季田间管理更精准、高效。这是许昌禹州市顺店镇逍店村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多光谱无人机正进行巡田作业。它就相当于麦田的“医生”,通过光谱图为麦田开出药方,红色代表

【在希望的田野上】新技术新设备助力春季田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南方早稻进入育秧期,各地依托新技术、新设备助力田间管理,夯实夏粮丰产基础。河南8500万亩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返青,正是小麦促弱转壮关键期。在安阳滑县,记者看到大型平移式喷灌机正在作业,给麦田补充水肥,防治病虫草害。打好丰收基础,河南省派出18个小麦专家指导组会同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运用科技手段控旺长、防干旱、防病除草。目前,全省小麦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