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

最高检:推动解决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社保等民生热点监督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行政检察厅厅长张相军做客最高检厅长访谈时表示,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行政检察部门聚焦就业、社保、环保、住房、养老等重点民生领域,以及劳动者、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重点群体,共办理各类涉民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万余件,以务实举措加强民生保障,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让民生司法保护更

酒泉瓜州县公安局“四心调解”护航园区发展

中新网甘肃新闻2月21日电 瓜州县柳沟煤化工产业园是瓜州县重点发展的产业园区之一,承载着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综合实力位居省级开发区前列。园区内汇聚了众多重大项目和危化企业,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也日益凸显,给辖区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瓜州县公安局布隆吉派出所辖区涵盖柳沟煤化工产业园区,随着园区发展,布隆吉派出所辖区出现了企业多、外来人口密集、人员流动

今年宜宾首趟“务工包机”飞赴江苏,50名农民工返岗

2月11日,传统元宵佳节前一天,四川宜宾首批“点对点”护送农民工返岗的“务工包机”从宜宾机场飞赴目的地,50名宜宾籍农民工乘机奔赴江苏返岗务工。务工人员搭乘东方航空MU2714次航班,从宜宾机场出发,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机场合影准备出发 杨理 摄据悉,这是蛇年春节后,四川宜宾首趟农民工返岗复工包机,搭乘返岗包机的务工人员既有工厂一线工人,也有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11日早上8点,来自筠连县各乡镇

代表之路从基层一线开始

本报记者邓舒文长沙报道“我曾是一名农民工,我想多为我们农民工发声。”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东方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吊装事业部部长殷翠平多年来的履职心声。近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身着工作服装,在生产一线指导工人们作业。而他的代表之路正是从基层一线开始的。关注农民工权益保护殷翠平周围有很多农民工兄弟,大家在平时工作中,磕磕碰碰难免受伤。工伤问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也是殷翠平头疼的问题。他在日常工作中

宜宾珙县连续五年包车送农民工返厂复工 打工村民:从家门口送到厂门口,特别方便

2月7日,四川宜宾市珙县下着小雨,满载100名农民工的两辆旅游大巴车从县城客运站出发,奔赴2000公里外的目的地——浙江龙港。这是珙县第五年包车护送农民工复工,此举将为返厂农民工节省车费近8万元。▲农民工们准备出发珙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县域面积1149.5平方公里,辖10镇3乡16个社区161个村。珙县是典型的农业县,每年有大量农民前往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打工。每年正月初

流动的“先锋”凝聚在党旗下(前沿观察·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③)

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机场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桌上摞着一沓红信封。社区党委书记黄勇淇取出一封,信中写道:“今天特地写信来,想要对贵党组织党员赵德斌同志进行表扬与肯定……”“赵德斌是来自达州市的农民工党员,他协助社区成立微基金,帮助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多个,广受好评。”黄勇淇介绍,社区每年致信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地,通报党员思想动态、工作表现。流入地“管不好”,流出地“管不到”,是农民工党员

助力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落地有声·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公司副经理周培频繁地穿梭于施工一线,完善自己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建议。周培在建筑行业一线奋斗多年,获得过许多荣誉。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周培将目光聚焦在农民工群体身上,一直关注着农民工向高素质产业工人转型的问题。“比如,要成为优秀的木工,光靠力气可不行,还要熟知木工技巧、熟练操作设备、全面掌握专业技术、精准把握施工流程。”周培说。2024年全国两

事关你的就业、养老、医疗!今年有新政策

教育方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制定了两步走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7年,教育强国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纲要》提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国常会: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1月17日的国务院常务会

七部门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记者25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提出面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分型分类提供创业支持保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火车被私家车分流,轰轰烈烈的春运,以后会随着农村断层消失吗?

本月14号,2025年春运开启,和以往一样,这又将是中国人在40天里一场盛大的迁徙。不过网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春运正逐渐远去成为历史。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坐火车的群体被私家车分流,农村人口持续下降,农民返乡潮不再只集中于春节期间。那么,这三个依据,是否真能证实春运就在消失呢?下面我们挨个来分析。春运为何让人联想到火车多年以来,人们对春运的第一印象就是火车出行。这是因为,国内运力最大的就是铁